从而形成足协“欺负”俱乐部--俱乐部敲榨球员--球员再唬弄球迷的可怕局面

admin 阅读:35 2024-03-06 01:47:37 评论:0

  2005年中国联赛“八怪”系列杂谈

  足球新闻  [2006年04月07日 11:46]  来源:espnstar.com.cn

  

  面对这空荡荡的座席,你还笑得起来吗?

  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中超元年,2005年中超联赛作为第二个超级赛季形势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更加险恶,环境变得险恶人亦险恶!当联赛尚未开哨,就已见刀光剑影,扑朔迷漓诡异重重。

  当05'赛季的帏幕徐徐落下时,当领导者总结反省时,当专家谈经论道时,当球迷扼腕叹息时,必要的回顾与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本网将推出系列文章,在重现昔日的那一个个“龌龊”时,力求与每一位深爱中国足球的赤子们交流,为振兴中国足球抛砖引玉!

  第一怪:中超联赛没人爱

  2005年4月2日,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又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在中国足球史上第二个中超联赛“羞涩”而又艰难地拉开了“战幕”。只是这里面包含着太多的注解与引号--“羞涩”是囊中羞涩,“战幕”不是球技的对弈而是种种“违规”甚至是见不得人的搏杀!

  由于2004年的中超元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件,诸如“罢赛”“退出”“黑哨”等,导致2005’的中超联赛在“赖皮”一个多月后赤裸上阵了--没人包装没有央视转播,光溜溜的在早春寒风中出场亮相了。

  我们没有理由去怪罪昔日的“阎副总”,因为这不是由他一人造成的;我们没有理由去责骂央视,因为市场决定一切,当中超与意甲的收视率相差不止几十点时,你没有办法要求人家去“丢西瓜捡芝麻”。在经济社会里,你操动足球这么大一块“蛋糕”却不按照市场的法则去运作,被剥得片甲不留也就不足为奇了。市场是什么?市场是个方型铸币模子,“铜坯”只有在里面滚圆了才能变成钱。非要人为地让其造出方币来那就根本不会被认可为钱,从而也就失去了钱的价值。试想:如果中超物非所值怎么能赢得搞球和看球人的垂爱?!而当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后,没人理睬就是丝毫不奇怪的了。由中国足协统计的一份最新资料表明:在今年整个26轮182场中超比赛中,观众总人数只有187.17万人,平均每场观众1.03万人。单场最低上海中邦迎战深圳健力宝的谢幕演出,竟然只有500人到场。

  造成今天这种极其尴尬的局面,原因其实就在于我们的机制上。职业联赛搞了12年,高高在上的足协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还没有明确,他具有无边的法力,却独独没有法定的权力以及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调控机制,通俗一点讲:足协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一边割俱乐部身上的肉又一边吸其血。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讲,俱乐部应当是老子,因为他要拿出钱来养足球,要靠足球出成绩;足协只是儿子,他应为足球服务,保障足球利益,调节方方面面的关系。但现在我们的情况则是,“老子”出钱养“儿子”,“儿子”花钱打“老子”,从而形成足协“欺负”俱乐部--俱乐部敲榨球员--球员再唬弄球迷的可怕局面。

  如今的服务窗口都在反复教育他的从业人员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意识,如果借用过来这个概念,那也应即是“球迷是上帝”,可是面对如今球场内外这一片乱嘈嘈的景象时,还能找到半点儿“上帝”的感觉吗?!而彻头彻尾就是被骗的“傻子”,是被肆无忌惮蹂躏的“木头”。

  谁之过???!!!

  [1] [] [] [] [] [] [] []

从而形成足协“欺负”俱乐部--俱乐部敲榨球员--球员再唬弄球迷的可怕局面

从而形成足协“欺负”俱乐部--俱乐部敲榨球员--球员再唬弄球迷的可怕局面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sqdfqjd.com/post/1102.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