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

admin 阅读:117 2024-02-05 22:05:20 评论:0

    

  开州府发〔2022〕11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现将《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4月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开州区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建设,努力实现“一极两大三区”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旅强区”“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结合本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十三五”期间,开州区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五个体系”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围绕“一环三山”的思路,培育汉丰湖都市休闲和雪宝山生态度假旅游知名品牌,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价值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积极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和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通过五年的努力,文化更加自信,旅游更加壮大,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效能更加突出,文化传承和资源保护积极有效,文化旅游产业逐渐壮大,市场发展健康有序。

  1.文化事业巩固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更加完善。初步建立以“文图两馆”为龙头,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区文图两馆数字体验厅、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5个、乡镇(街道)数字文化站2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52个;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区广播电视台建成一级电视台。截至目前,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体育馆、游泳馆等区级重大文化体育设施13处、城市公园51个、城市广场8个、城市(农村)图书经营场所(实体书店)41个、城市影院7个。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年开展“流动图书车”40场次、年到馆流动人群达50万余人次;每年开展“百姓春晚”“四季旅游营销”等大型群文活动14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21场,放映农村电影惠民6000余场次,完成“开州大舞台”等品牌志愿服务和阵地培训60余期;定期策划主题展览,深化“流动博物馆”“文博论坛系列讲座”等基层服务,年参观人数30余万人次。五年来,建设基层文化活动基地13个,市、区级文化下乡220场,为全区42个市级贫困村农家书屋补配图书3.5万册,举办国际国家级品牌赛事活动3场(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畅游汉丰湖”游泳公开赛),区级文化赛事16场,网络影响达60万人次。2018年,区图书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区文化馆获全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绩效评价一等奖,开州新华书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立足“文化开州•书香之城”,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原创歌曲《流淌的歌谣》《日子蜜蜜甜》《乡恋情长》《山水农家》《不老的老黄葛》,民俗文艺节目《瑞兽金狮》《螃蟹调》《单身汉歌》等先后在全国或全市重要大赛中获奖;歌唱组合“山风来”荣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周亚军、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优秀演员奖,《湖山谣》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十佳城市微电影奖。形成了百姓春晚、开州大舞台、春节七天乐、欢乐闹元宵、快乐星期六、送福进万家、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等特色文化品牌,以及上九登高、赛龙舟、温泉“斗亮、赛骂”等民俗文化品牌。《开县民间文化》《开州史话》《开州文韵》出版发行。

  广电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能力不断提高,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传输工作,完成“晒文化、晒风景”等系列重大文旅宣传活动。“广电智慧社区”和“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广电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1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56%,有线电视在册用户达到26万户;广电产业转型初见成效,开州广电正式更名为“中国广电重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州区分公司”,整合入中国广电。

  文物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完成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完成各类文化遗产资源定量统计,拥有可移动文物12183件/册(含27件化石)、国家珍贵文物778件(其中一级58件)、不可移动文物418处(其中国家级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31项(其中省市级14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街1处、工业遗产9项。

  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全区共有文化单位52个,用编373个,区文化系统现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7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6%,中级职称人员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4%;登记在册的业余文化团队46支,成员约350人,文艺协会9个、协会会员929人,其中国家级会员34人、省市级会员147人;各类文艺社团4个、体育团体(协会)23个。

  2.文化产业渐具规模。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刘伯承同志故居、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温泉仙女洞、开州举子园、开州博物馆、杨柳关红四军战壕遗址、温泉七里潭廊桥等陆续向游客开放,持续举办“上九登高节”“斗亮、赛骂”“年猪文化节”“汉丰湖龙舟赛”等文化节事。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市委市政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了一批以工业设计、软件设计、传统工艺创新、广告制作、艺术培训、文化传播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了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印刷包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等多种业态并存的产业格局。2020年,全区共有文化艺术培训机构220家(取得办学许可的22家),影院7家,印刷包装企业4家,图书发行单位134家,综合性歌舞娱乐场所25家,大型电子游戏机(电玩)6家,网吧85家,全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832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实现增加值9.69亿元,占GDP1.8%,其中规上文化企业30家,实现增加值1.69亿元。

  3.旅游业发展提质提速。

  旅游发展氛围日趋浓厚。2018年8月,开州召开了旅游发展大会,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全区“九大行动”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全域旅游发展工作指挥部及“一室五团”工作运行机制。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全域旅游奖励扶持办法》,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成功举办文旅“双晒”活动,推出“帅乡帅湖·开心开州”文旅品牌。

  积极推进资源普查和开发,建立了旅游资源数据库,全区拥有五级旅游资源3个、四级旅游资源3个、三级旅游资源78个、二级旅游资源307个。涌现出了龙头嘴森林公园、盛山植物园、大进茶博园等20余个特色乡村旅游点。

  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汉丰湖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4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荣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市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倦鸟驿站、善贷农庄被评为“重庆最美旅游民宿”;开州汉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醉再醉”开州牛肉干、开州南门红糖、开州紫水豆干等7件旅游商品入围“重庆好礼”。

  行业管理日趋规范。以“创A添星”为抓手,推动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全区有乡村旅游酒店616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酒店249家),总床位数达到1.1万张,培育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创建平安景区11个,A级旅游景区全面落实安全风险评估,核定最大承载量,全区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旅游业逐步壮大。2020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汉丰湖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全区有A级旅游景区9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4个,2A级旅游景区2个);星级旅游饭店6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1家);旅游民宿10余家,旅行社4家,门市部16家;旅游商品企业近20家;在册导游9人,景区讲解员近20人,旅游经营管理人才近100人,旅游从业人员近1000人,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旅游协会设立景区分会、旅行社分会、乡村旅游分会等7个分会,会员156家。成立国有湖山投资集团,下设3个子公司,员工163人,总资产额达到285亿元。

  4.文旅融合深度推进。

  深化文旅体制改革。2019年1月,区旅游局和文化委合并,重新核定了文化旅游委“三定”工作方案,配齐了13个内设机构,完成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中层干部任免,厘清了干部管理关系,打破文化和旅游行业边界,完成了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

  文旅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域旅游发展,优化产业布局;重大文旅项目加快建设,投资2.26亿元建成开州举子园,投资3亿元建成开州故城一、二期,招商北京伟光汇通投资141亿元启动了开州故城第三期及汉丰湖国际生态文旅度假项目建设。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中国开州汉丰湖城市钓鱼对抗赛”(2014—2018年)、“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2018—2019年)、“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2017—2018年)等大型文体旅赛事,持续开展了“浪漫开州花满城”“逍遥开州乐满城”“水韵开州香满城”“年味开州情满城”四季旅游活动,城市对外形象不断提升,游客市场不断拓展,重庆主城区、四川省达州市成为开州主要客源地;“梨花节、桃花节、葵花节、油菜花节、柑橘花节”引领乡村观光旅游,赏花季、采摘节、丰收节等活动把乡村旅游推向高潮;举子园状元文化节推进修学研学旅游发展,“上九登高”“元宵赛骂”“年猪文化节”等彰显开州特色,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紫水音乐露营节等活动精彩纷呈。

  专栏1 “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文化

  事业

  公共文化设施

  区级场馆(个)

  /

  13

  综合服务站/分馆(个)、村中心(个)

  40/425

  40/425

  健身广场/城市公园(个)

  /

  8/51

  三馆一站面积(㎡)∕万人

  320

  344

  公共文化服务

  陈列展览免费开放(场)

  1000

  1000

  惠及人次(万)

  500

  700

  文化活动:开州大舞台(期)

  50

  60

  文艺创作生产

  音乐、舞蹈、美术等精品创作(项)

  40

  41

  广电媒体建设

  村村通

  99%

  100%

  文物保护与利用

  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完成率

  100%

  100%

  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等开放(个数)

  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区级)(个)

  20/90

  14/71

  文化

  产业

  企业

  主体

  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个)

  800

  832

  规上(限上)文化企业数量(个)

  20

  30

  直接从业人员(人)

  5000

  >6000

  产业

  规模

  文化产业产值(亿元)及占GDP比重

  30/3%

  9.69/1.8%

  旅

  游

  业

  产业

  规模

  1000/56

  1100/65

  30/5%

  23.19/4.3%

  吸引体系

  /

  467/3

  10

  9

  度假区(市级)(个)

  0

  1

  服务能力

  5/800

  6/812

  2/15

  4/16

  旅游集散中心(个)

  /

  9

  旅游厕所(个)

  /

  234

  /

  100%

  “十三五”期间,开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区县文化旅游发展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十三五”期间,开州A级旅游景区数量大幅度增加,但高品质的景区较少,汉丰湖、雪宝山虽是五级旅游资源,但在产品开发上缺乏创新,产品单一、品质低;旅游与文化、医养、休闲、娱乐、饮食等产业融合度不高,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旅游产品多以观光游为主,度假产品匮乏,商务游、购物游、修学游、康养游、文化游等旅游产品还不完善。团队游客还未形成常态,旅游线路未真正全面融入大三峡、大巴山旅游环线。

  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境内交通设施有待提高,“快旅慢游”交通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北部区域交通制约了雪宝山旅游开发;汉丰湖等景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营地、观景平台、智慧旅游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水平整体不高。“十三五”期间,每年落实了近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但总量与周边区县相比不足以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工作。

  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单一,虽重视景区游览建设中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吃、住、行、购”等要素与文化融合度相对较低。文旅融合发展人才明显不足,一方面,需要熟悉地方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懂创意、又懂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的人才。

  世界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世界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力量博弈加剧,中国的崛起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中美大国博弈已由隐性竞争转为显性对抗,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深度调整与重塑,国际分工面临系统性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走低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科学技术深度发展,带动应用领域创新突破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促进现有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深刻变革,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市场链、创新链、供应链正在发生重构。在世界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下,我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化旅游消费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将进一步被激发和发展壮大。

  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已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质量提升、效率变革、创新驱动、模式升级将成为发展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呈现出更高的美好生活需求,经济体系正在适应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全新局面正在形成。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高品质生活,文化旅游正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方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将有力地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格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家战略”在重庆交汇,将加速培育新的区域性经济增长极。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破题起势,重庆经济腹地不断扩大、人口资源集聚更加明显,区域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即将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重庆在5G、数字经济、大数据等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激发。对外大通道相继建成投运,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制度创新成果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将加快形成重庆发展新优势,为开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区域经济社会背景。

  开州多重利好的新机遇。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万开云同城化发展“三大发展机遇”在开州叠加,给开州带来一大批战略利好、政策利好、市场利好。“十三五”时期,开州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能级大幅提升,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加之拥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较大的人口规模、充足的用地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新的起点上,开州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渝东北川东北重要增长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区域性城镇组群大城市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市重要绿色工业集聚区、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目标,为开州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极两大三区”战略定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目的,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旅强区建设,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完善公共基础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内部凝聚力和自我修复力,为开州成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做好引领,为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基固本。

  坚持全局视野,协同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建设中,全局构思、寻求突破,打造价值影响力、做强核心竞争力。在新发展格局下,立足并挖掘开州区的区位特点、文化特色、旅游特品,创新发展,谋划开州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开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形成具有垄断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我国社会新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区情,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文化旅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将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发展绩效的主要标准,以更优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必融”的原则促进文化与旅游在体制机制、产业产品、市场体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的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文旅服务,推进融媒体建设和智慧旅游建设;坚持全域发展理念,推进文旅基础设施全域互联互通、文旅公共服务全域共建共享,建立和完善包容审慎管理机制,提高全域文旅治理能力。

  坚持保护性开发,生态发展。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分级分类保护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社会效益为主,积极开发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引入文化企业、引导社会资金,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保护性开发全区自然旅游资源,对重大旅游开发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措施。

  1.总体目标。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旅强区、建设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

  ——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一体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立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基本建成文旅强区。

  ——坚持全域旅游理念,打好“红色牌”“三峡牌”“生态牌” “乡愁牌”,全力建设帅乡红色研学、汉丰湖蓝色度假、雪宝山绿色康养、乡村金色体验为主体的“四色旅游胜地”,让“开心开州”成为“行千里•致广大”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2.具体目标。

  ——到2025年,三馆一站600㎡∕万人,建成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个乡村文化乐园,汉丰湖滨湖路创建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每年举办1—2次国内品牌文化活动(赛事),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超过2000家,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5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左右。

  ——到2025年,建成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0个),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10家以上,旅游民宿50家,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50家,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

  ——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25%以上。

  专栏2 “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目标

  文

  化

  事

  业

  公共文化设施

  13

  16

  344

  600

  公共文化服务

  1000

  1200

  700

  1000

  60

  100

  文艺创作生产

  /

  5

  /

  5

  /

  5

  /

  1

  广电媒体建设

  /

  1

  /

  40

  22

  40/535

  37%

  87%

  0

  100%

  8%

  50%

  34%

  100%

  99.19%

  99.2%

  99.56%

  99.6%

  文物保护与利用

  0

  1

  14/10

  18/15

  71/20

  80/30

  文

  化

  产

  业

  企业

  主体

  832

  2000

  30

  50

  0

  2

  0

  1

  0

  2

  产业

  规模

  9.69/1.8%

  30/3%

  旅

  游

  业

  产业

  规模

  1100/65

  2000/150

  吸引

  体系

  9

  15

  1/0

  2/1

  7

  10

  服务

  能力

  6/812

  10/2000

  4/16

  6/20

  9

  16

  /

  100%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区,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进文化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

  通过兜底线,补短板,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基础,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更加多元、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进展。

  1.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将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补齐城乡文化基础短板,优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布局,形成区有机构管理、乡镇(街道)有网点支撑、村(社区)有专人负责的文化设施管理网络。文化设施达到领先水平,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休闲设施,到2025年,全面实现以农村(行政村)半小时、城区(社区)15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的文化服务圈。

  推进“区级文化设施提升工程”。以“库区一流、全市知名”为目标,推动区级文化设施在类型布局上补缺、在规模功能上提档,提升文化设施现代化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升智慧服务;重点建设开州博物馆新馆、开州图书馆浦里新馆、开州文化馆浦里新馆,博物馆新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加快推进盛山片区、丰乐片区文化设施建设,浦里文化产业园文化设施建设等。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建设。整合资源,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工程”,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达到600㎡。到2025年,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配套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室(广播室)、宣传栏(电子阅报栏),配齐基本灯光音响和群众体育活动器材等设备,有条件的可建设固定戏台舞台。重点打造5—10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20—50个乡情陈列馆示范点。确保到2025年,全区公共文化设施达到市级实施标准。

  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效能。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性。深化公共文化机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完善文化服务效能评估体系,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督查机制,定期开展效能督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继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参与文化服务,动员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参加文化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实施区级文化单位工作骨干或区级文化人才担任乡镇(街道)分馆业务副馆长,推动区级文化单位和文化人才到基层“教学帮带”等。依托智慧城市实施智慧文旅建设,推动三馆“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大力推动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支持新华书店与图书馆开展“借阅、购买、馆藏”合作。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诗书画院、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免费开放服务能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资源整合,通过扩大供给、考核绩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观看展览演出、参加培训、使用文化设施设备的权益。按照乡村振兴要求,将政策、资金向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弥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空白,完善城乡接合部和小区文化设施,将农民工、返乡人员等流动群体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送文化下乡”常态机制,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戏曲等文化活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坚持普惠与特惠结合,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专题培训、数字化启蒙、无障碍设施、盲文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

  3.加强文化惠民服务网络建设。

  提升广播电视村村通服务水平,到2025年,农村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2%,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加快推进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按需调整放映场次结构。提升流动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完善“流动博物馆”“流动图书车”“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构建全新的“流动文化加油站”。结合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百乡千村”示范工程,选择适合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试验示范,以点带面推进乡镇文化振兴。建设“时代新人库”,加强模范引导作用,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加强文化志愿者和文化指导员建设,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十四五”期间,年均实现演出下乡240场次、电影下乡6100场次。

  4.提升文化活动影响力。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开州大舞台、快乐星期六、流动博物馆等活动,提升活动影响力;扎实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推进“我的书•我的梦”系列阅读品牌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干部知识竞赛、文化名人“开州大讲坛•国学、重图讲座”联盟活动等讲座、“读精彩生活•品书香开州”摄影大赛、全民阅读进军营等活动。以区图书馆为龙头,开展惠民书展、经典诵读、绘本阅读、“扫码读书、全城共读”“数字资源宣传”“送阅读进基层”等系列延伸性活动。动员全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展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十四五”期间,市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人均拥有公共图书藏书0.6册,人均图书阅读量6册/年,举办公共图书馆活动场次30场/年,公共图书馆流通60万人次/年。

  专栏3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新建开州博物馆新馆、开州图书馆浦里新馆,开州文化馆浦里新馆、滨湖音乐厅、美术馆、科技馆。

  新建丰太地区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浦里新区综合文化艺术中心。

  新华书店“四进”小连锁建设、农家书屋建设。

  确保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广播室、宣传栏、室内电影放映室、戏台舞台等设施配备齐全。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

  打造5—10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每年实现演出下乡240场、电影下乡6100场。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诗书画院、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免费向公众开放。

  公共文化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图文博三馆“云服务”、放映应急广播体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紧紧围绕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艺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再立新功。

  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充分利用国家、市级文化艺术工程项目及文艺评选活动的导向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推介优秀文艺作品,倡导主流导向,引导群众审美鉴赏,抵制低俗之风。到2025年,推动5个以上作品入围市级艺术评比活动,有3—5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获得国家级奖项,100幅(篇)以上作品获得市级、国家级入展、获奖或公开发表。

  提高文艺作品原创水平。加大文艺创作专项资金投入,持续开展年度重点文艺项目资助工作和“汉丰湖杯”文学艺术创作大赛活动,扶持一批文学、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优秀原创作品。深入挖掘三峡文化、秦巴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内涵,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切实反映开州特质、体现开州文化精髓的优秀作品。到2025年,创作5部(件)文学精品,创作5部(件)音乐、舞蹈和戏曲精品,创作5部影视精品。

  拓展文艺创作平台。发挥开州诗书画院、汉丰梨园、开州艺苑平台作用,加大书法、美术、摄影、戏剧、曲艺等文艺家协会发展,壮大文艺创作群体,多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艺术采风及艺术交流。结合开州自然山水、风土人物及旅游景区(点),建设一批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创作基地。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联合创作一批精品文艺作品。建设开州文艺之家,引导、支持一批原创作品通过出版物、影视剧、戏剧等形式转化利用。

  加大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养基层人才,招募更多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到基层留驻,加大对基层文化骨干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训、保护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各种层次的文化人才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考察、讨论交流、采风创作、观摩调研等活动。提升开州区文化馆文艺人才专业素质,扶持民间艺术团队及文艺协会,挖掘一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组织开展巴山歌舞培训,参与景区表演、游客互动,打造1台地方特色舞台剧。

  壮大工艺美术创作。以开州博物馆“馆藏三宝”为原型,高水平精细化仿制复制,推动文物延伸产品开发;大力鼓励木雕根雕、水竹凉席、油纸扇、皮影制作等原创生产;大力推进陶艺、根艺、木雕、竹艺产品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大力培育书画、刺绣、奇石、脸谱等工艺美术品生产。到2025年,打造开州故城工艺美术街,市场化开发工艺美术品10类以上。

  专栏4 “十四五”文艺创作项目

  文艺创作引导

  到2025年,推动5个以上作品入围市级艺术评比活动,3—5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获得国家级奖项,100幅(篇)以上作品获得市级、国家级入展、获奖或公开发表。

  文艺作品原创

  到2025年,创作5部(件)文学精品,创作5部(件)音乐、舞蹈和戏曲精品,创作5部影视精品。

  文艺创作平台

  建设开州文艺之家,支持一批原创作品通过出版物、影视剧、戏剧等形式转化利用。

  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挖掘一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组织开展巴山歌舞培训,打造1台地方特色舞台剧。

  工艺美术创作

  到2025年,打造开州故城工艺美术街,市场化开发工艺美术品10类以上。

  准确把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发展新政策、新趋势、新变化,全面推进行业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着力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和服务能力,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网络内容建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发展“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和公共文化承载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建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广电”新格局。

  推进“智慧广电•广电5G”工程建设。以“热点做厚、城区做深、农村做广”为发展思路,为数字开州、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提供支撑。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以彰显开州文化价值为目标,推进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深化广播电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促进广播电视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慧化发展。强化基层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智能化、互动化、移动化水平,初步形成规范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智慧广电”新格局。

  加快智慧广电体系建设,建设广电5G网络,实现信号全覆盖。建设集智慧广电、移动通信、万物互联于一体的新型国家信息化基础网络。全面建成覆盖全区的“村村响”应急广播体系,完成开州区应急广播系统五个子系统,实现全功能应用。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把农村作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建设的重点。

  进一步优化提升区级广播电视城域网。推进区级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的质量、环路的优化,实现统一架构的IP城域网,构造安全高效的组播专网,搭建面向未来的5G承载网,优化传输网网络架构,完成全区广播电视网络光纤化。采用基于PON技术的FTTH接入方式,打造大带宽、全场景统一接入、高QoS保障、高可靠性组网的绿色、安全、稳定的全光、全IP综合接入网,同时积极推进存量网络的技术改造,实现宽带接入能力向1000M能力平滑演进,适应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业务发展。形成覆盖全区的新一代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传播体系。

  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讲好开州好故事,传播开州好声音,整合开州日报、开州广播电视、开州之窗、帅开州APP、开州手机台、开州之声广播、开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开州融媒体抖音号、开州微博等信息服务平台,做强融媒体中心,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明德帅乡”系列活动。深入挖掘“一镇一品,一村一貌”的本土文化,推广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535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达到市级标准,打造“镇村品貌电视宣传”平台,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巩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促进本地特色要素在广播电视平台的聚合和呈现。着力塑造“明德帅乡”人文品牌,助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专栏5 “十四五”广播电视传播力和公共文化承载力建设

  智慧广电建设工程

  通信5G网络、“开州区门户网”移动客户端、微博和微信APP平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数字化、手机电视等。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物联网建设,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直播卫星户户通。

  智慧广电建设工程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项目、区级传输承载网优化建设项目、全光接入网建设项目、全IP视频能力建设项目、“智慧广电”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镇村品貌电视宣传”平台建设项目、“广电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应急广播系统建设项目、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利用渠道,培育传承载体传习人群,努力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彰显开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1.强化文物保护工作。

  坚持保护为先,点上保护与面上保护互动,做好开州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维护,分期分批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加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杨柳关红四军战壕遗址等各类文物的保护,加大温泉历史文化街区、丰乐乌杨古刹、渠口平浪箭楼、中和余家大院、温泉七里潭廊桥等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着力保护古村落的格局风貌和环境景观等。

  建立国家、市和区三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名录)体系,完善普查档案资料,文化遗产资源库,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加强各类博物馆建设。启动建设开州博物馆新馆,加大藏品征集力度,增加馆藏文物藏量,完成预防性保护工程,提升馆藏效能;强化博物馆等基本陈列的维护和换展力度,提升展览水平和教育功能,积极开展研学旅游及相关主题展览,积极支持、引导企业和民间行业,投资各类博物馆建设。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要“保护”,更要“传承”。借助现代科技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结合表演、技艺、民俗等不同类别特点,实施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利用演艺、出版、影视等作品记录其技艺精华。深挖“上九登高节”文化内涵,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施传承人群研习计划,鼓励代表性传承人授徒。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陈工程,集合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质资源,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厅)、体验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中心,立足老百姓衣食住用开发衍生产品,通过生活化市场化实现活态转化,建成一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支持民间合法收藏和民办博物馆,打造民俗、艺术等专题性博物馆和智慧、生态、社区等新形态博物馆。

  3.创新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

  积极研究、挖掘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挖掘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州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发展。

  充分利用本地优秀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科学整合“名优新特”产品和文化遗产项目,凸显“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文化元素,开发系列旅游商品,从内容到包装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和文化创意,提升开州文化影响力。

  专栏6 “十四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

  各类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到2025年,实现珍贵文物建账建档率达100%、珍贵文物环境保护达标率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到2025年,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基地、传承教育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利用

  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动开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广电影视业、印刷发行业、演艺娱乐业、文艺培训业、会展服务业、创意设计业、传统工艺文创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创造文化产业新动能,促进文化新消费,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1.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广电影视业:以“智慧广电”“新媒体云平台”为基础,提升开州区广播电视台网络频道、微博微信APP平台、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产业。探索建设电影电视外景基地,引进社会资本,以地方特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为题材形成市内外大批影视机构入驻的聚集效应。发展小型数字影院和专业影院,以汉丰湖、雪宝山、温泉古镇等自然和人文风景为依托,开展摄影节庆和比赛活动,提高摄影文化影响力,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产业链发展。

  印刷发行业:引导和鼓励传统印刷复制企业积极采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改造印刷生产流程和设备,大力发展数字印刷,提高对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给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印刷水平、规模效益突出、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印刷企业,做大做强印刷包装基地。发展3—5家中型印刷企业,建立2—3家绿色环保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

  演艺娱乐业:持续开展“百团争优”“开州大舞台”“百姓春晚”“旅游四季歌”“上九登高民俗文化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盘活开州剧院、汉丰湖水上运动基地,打造滨湖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挖掘瑞兽金狮、车车灯、连厢、巫舞、莲花闹、皮影戏、抬工号子、满月山歌等民俗文化及传统竞技表演,精心打造一台地方旅游演艺节目,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活跃开州故城、开州剧院、旅游景区、社区、演艺吧及滨湖夜市,培育一批风情酒吧、茶馆、歌厅网吧电玩、小吃一条街等文化娱乐业态。

  文艺培训业:充分利用现有文体设施和文艺协会力量,大力推广音乐、曲艺、戏剧、舞蹈、摄影、文学、美术、书法、影视、健身运动和体育竞技培训,壮大文体艺术培训业。支持开州区儿童体育学校做大做强,支持文艺培训双创小微企业或个人发展,丰富供给体系。

  会展服务业:做特开州文旅体节会赛事,结合文化交流、高端论坛和农特产品、药材交易会,筹办开州文化产业博览会、大巴山中药材展销会、汉丰湖高端论坛,做精做优会展服务业,培育会展经济。

  创意设计业: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文化挖掘开发包装力度,开发“历史文化类、传统手工类、开州特产类、人文风情类”等多样化文创产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体验街区。围绕汉丰湖水鸟及“中华秋沙鸭”研发一批文创产品,以宫廷皮影、龙泉窑瓷器、碑刻拓片等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一批文创礼品。

  工艺美术业:依托水竹凉席、香绸扇、木石雕刻等开发一批传统手工类文化产品。科学整合“名优新特”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系列文化旅游商品。培育一批特色的陶瓷古玩、奇花异石、竹木根雕、金银饰品等艺术品街区。

  新型文化业态: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探索“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文化与新兴技术融合,发挥“互联网+”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利用大数据、智慧旅游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本土民俗歌舞、民间故事、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人文故事等资源,建设一批沉浸式产品体验展示中心、VR旅游、AR营销、数字文博、智能体育等多元化文化产品。依托乡村文化,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文化乐园2个以上,依托温泉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做强文旅消费,打造温泉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开州故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开州故城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托浦里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发展文化旅游大数据,建设浦里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

  2.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文化旅游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文旅市场主体融资能力和运营能力,发展壮大文旅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投资领域,提升开州文旅在三峡库区知名度。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开放发展,鼓励传媒、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投资、数字文化、文化用品装备、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企业进入我区文化市场。

  通过灵活的政策措施提升抗风险能力,鼓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积极引导文旅市场消费,提高企业经营收益。针对新环境、适应新时代、面对新格局、发现新需求,鼓励新型文创企业发展。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孵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与大企业/集团互补发展,适应旅游淡旺季特点,大力支持城乡个体灵活经营。

  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公平准入和有序退出机制,促进文化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的市场监管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检查实现全覆盖。加强数字文化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评价、权益分配和维护机制,打击文化领域盗版侵权行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价值实现。

  专栏7 “十四五”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

  完善文化产业体系

  打造新媒体产业,建设电影电视外景基地,发展小型数字影院和专业影院,开展摄影节庆和比赛活动等.做大做强印刷包装基地,壮大文体艺术培训业。建设滨湖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开州故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一台地方旅游演艺节目。筹办开州文化产业博览会、大巴山中药材展销会。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体验街区,开发一批文创礼品。开发一批传统手工类文化产品,培育一个艺术品街区。推动文化与新兴技术融合,建设一批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打造乡村文化乐园2个以上、建设温泉历史文化街区、开州故城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浦里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50家以上、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超2000家以上。

  按照“市场主导,资源优化,重点突出,集群发展”的思路,构建“一心两区三廊”旅游发展空间,引领空间协调发展,推进区块特色化和差异化,发挥全域旅游辐射效应。

  1.“一心”。

  全域旅游城市核心区(环汉丰湖生态旅游区)。依托环汉丰湖及城区资源,重点突出“湖、城、山、田、林、园”为一体。践行“山水对话、天人合一、城景一体、产城融合”的山水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湖面、环湖、城区、四山、城郊”五大圈层级建设,坚持体育做特、文化做强、商业做活、品牌做优,打造开州全域旅游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加大城旅融合,构建环汉丰湖精品旅游圈。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着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会务会展、运动康养、水上游乐、休闲美食业态,加快提升度假环境、完善度假设施、打造特色度假产品,建设旅游城市。湖面圈层围绕水上水域,打造观光产品、水上运动、水上娱乐产品。滨湖带依托湿地公园及生态园林,做透文化,结合休闲运动健身,打造滨湖休闲旅游带。城市圈层依托滨湖新城,集中打造文旅商贸、会展、文化游乐消费区、旅游度假配套设施。四面山以生态为特色,打造生态屏障,优化生态度假环境。城市郊区结合休闲农业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园,丰富度假业态。

  2.“两区”。

  北部生态旅游区(大雪宝山生态旅游区)。依托雪宝山生态资源,做足秦巴文化,重点突出“文化+生态”特色。充分利用山地、河流、草原、森林、峡谷、溶洞、乡村、温泉、气候等特色资源,开发避暑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体验、生态观光、自驾露营、峡谷拓展、温泉疗养、中药康养等特色产品,加快“养生温泉”“天上满月”“山水关面”等项目建设,打造东里生态康养走廊,构建大雪宝山旅游集群。到2025年,初步构建“大雪宝山”旅游环线,协同渝川陕相关市区县,建设“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南部休闲旅游区(浦里休闲旅游区)。主要围绕铁峰山、南山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依托浦里新区、大垭口、跑马梁、天鹅池、跳蹬水库开发建设,以及江里、浦里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重点突出“文化+休闲”特色。充分挖掘开州农耕文化、传统工艺、特色美食、文化遗址、红色文化等元素,打造一批集田园休闲体验、现代农业观光、生态文化休闲、避暑度假、森林旅游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到2025年,整合江里河流域、浦里河流域旅游资源,连线江里、浦里旅游环线,逐步构建南部休闲旅游区。

  3.“三廊”。

  打造三条旅游服务及休闲景观廊道。依托江里、东里、浦里的交通主干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沿线交通及城乡综合环境,以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为载体,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充分融入旅游元素,科学串联“一心两区”,打造三条旅游服务及休闲景观廊道。

  浦里休闲景观廊道:重点提升汉丰湖(城区)—赵家街道—长沙镇—南门镇—岳溪镇等沿线基础设施,优化沿线交通及旅游环境,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浦里休闲景观廊道。

  江里休闲景观廊道:重点提升汉丰湖(城区)—竹溪—临江—铁桥—巫山(南雅)等沿线基础设施,优化沿线交通及旅游环境,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江里休闲景观廊道。

  东里休闲景观廊道:重点提升汉丰湖(城区)—白鹤—郭家—温泉—和谦—谭家—大进—关面(满月)—雪宝山等沿线基础设施,优化沿线交通及旅游环境,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东里休闲景观廊道。

  4.构建精品旅游线路。

  ——汉丰湖水上欢乐游。主要游览开州举子园、风雨廊桥、汉丰湖湿地公园、水上运动基地、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开州故城、开州博物馆(新馆)、盛山文化公园等。游客可登临文峰古塔,俯瞰湖水映城美景;漫步风雨廊桥,品味开州古韵;乘坐画舫泛湖,感受湖城相依;浅赏湿地景观,远观水鸟起舞;畅玩水上项目,体验激情飞越。

  ——刘帅精神研学游。主要游览刘伯承同志故居红色美丽村庄、开州博物馆、军神广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州故城、开州举子园。缅怀刘帅事迹、弘扬刘帅精神、品味开州历史、感知开州文明。

  ——雪宝山生态康养度假游。主要游览龙头嘴森林公园、温泉古镇、巴渠生态茶园、雪宝山旅游度假区、关面康养小镇、雪宝山康养小镇、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堰岩水度假区。品巴渠香茗、看日出云海、赏高山葵花、走悬崖天路、听满月山歌、观天然石林、享森林氧吧、感受开州生态自然之美。

  ——美丽乡村休闲游。主要游览竹溪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沙橘海田园综合体、齐圣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开州盛山植物园、七彩大德、郭家毛成等特色乡村旅游点。踏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程,感受开州农耕文化、游览盛山植物园四季花开、七彩大德花舞大地、长沙橘海花果同树、毛成桃花碧水粉黛等生态田园。

  

  专栏8 开州区“十四五”旅游空间布局

  一心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全域旅游城市核心区)

  主要包括汉丰湖度假产品、度假设施、度假环境提升,城旅融合,“四面山”环境整治等项目。丰乐黄陵城生态农业体验园、竹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渔乐岛”“青吉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及汉丰街道、文峰街道、云枫街道、镇东街道、白鹤街道、正安街道、厚坝镇、大德九岭梨海等农旅融合项目。

  两区

  (北部生态旅游区)

  (南部休闲旅游区)

  北部生态旅游区: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雪宝山核心景区保护工程、秦巴古道、雪宝山旅游小镇、关面旅游小镇、温泉古镇综合开发项目、巴渠茶博园、秦巴药博园、关面木香园、雪宝山镇民宿园、大进杨柳池旅游度假项目、紫水龙头嘴休闲度假项目、天心桥旅游景区项目、谭家花仙沟景区项目、谭家生态冷水鱼体验园、河堰人头寨景区等开发项目、和谦乡村创客园等文旅项目、温泉县坝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园、郭家毛成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南部休闲旅游区:赵家周都村红色美丽村庄、浦里公园城市、江里现代柑橘产业园、赵家南山李子园、长沙齐圣农业休闲体验园、长沙橘海田园综合体、临江福德现代农业产业园、铁桥万塘梨园田园综合体、跑马梁休闲避暑、马尾槽休闲避暑、善字竹海、九龙山旅游开发等文旅项目,跳蹬水库、铁峰山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

  三廊

  (江里、东里、浦里)

  浦里、江里、东里旅游廊道环境美化、绿化,廊道驿站、观景平台、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

  精品线路

  汉丰湖水上欢乐游、刘帅精神研学游、雪宝山生态康养度假游、美丽乡村休闲游。

  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突出“红色旅游、蓝色旅游、绿色旅游、金色旅游”四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1—2项具有区域竞争力、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到2025年,建成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雪宝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红色旅游精品—打造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利用现代多媒体、“声光电”及现代陈列技术,提升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陈列布展及辅助陈列;优化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旅游服务设施,优化景区游览线路、园林绿化,提升接待中心及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研学旅行配套设施、文创产品中心、铜像广场、室外电动扶梯、军事体验基地,以及建设研学旅行配套的旅客餐饮、休憩、住宿场所等建设项目。加大红色旅游文创商品研发,打造一台红色演艺节目、一系列研学课程,创作一套红色文艺作品、红色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开州红色文化专网,建设刘帅红色基因库。开展红色文化演艺、军事活动体验、红色旅行等活动,举办主题展览、交流活动等,推动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场和进家庭,走向全国。加强红色研学导师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景区服务水平。

  推进周都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实施“全面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创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党建工作示范村、红色教育品牌村、集体经济发达村、村级治理模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把周都村建设成为“红色周都、美丽村庄”。到2024年底,刘伯承同志故居展陈规范达标,景区研学功能、旅游服务设施等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加大开州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加大杨柳关红四军战壕遗址、巴茅山题刻、陈仕仲墓、陈仕俊烈士墓、王雨青同志纪念碑、王润波烈士纪念碑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施保护工程,传承红色文化,完善研学服务设施,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打造渝东北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等。

  2.蓝色旅游精品—创建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推进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精心打造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康体疗养、夜游、节庆演艺活动等一批高品质度假产品。加快汉丰湖国际生态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一批环湖特色酒店、主题酒店、旅游民宿及家庭住宿,培育3个以上国际品牌、国际水准的度假酒店及高星级旅游饭店,建设汉丰湖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营地、露营地,加大环湖特色餐饮、会务接待等度假设施建设。加快度假区度假环境提升,打造滨湖生态景观,大力整治和提升汉丰湖度假环境,加大“四面山”绿化美化,提升湿地公园景观,加大环湖水环境治理,加强亲水设施建设。

  加大城旅融合,持续推进“生态之城、运动之城、休闲之城、康养之城、产业融合发展之城”建设。加大城湖一体化策划,推进产城融合联动,助力度假区服务品质提升,将开州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知名旅游城市。2023年,力争完成开州东互通连接道,全面提升环湖及城市主要交通网络,2025年,完成盛山片区、丰乐片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大幅度提升。

  3.绿色旅游精品—建设雪宝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把握雪宝山“神奇、神秘、神圣”的特质,充分利用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等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重点开发满月、雪宝山、关面、大进四乡镇旅游资源,整合温泉、和谦、紫水、谭家、河堰等乡镇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中药康养、避暑度假、乡村休闲、运动体验五大核心产品。西线重点发展“康养度假游”,建设雪宝山旅游度假区(马扎营组团、顶星组团、双坪组团)、建设巴石头城景区、巴王台景区;东线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游”,在保护“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合理利用崖柏峰、石关门、清江源、螺丝峡等景点,建设雪宝山旅游小镇、关面旅游小镇。到2023年,雪宝山区域旅游交通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雪宝山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并成功申报市级旅游度假区,东线主要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服务基本建成,到2025年,大雪宝山生态旅游示范区精品景区集群已具雏形。

  4.金色旅游精品—打造巴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带。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文旅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村产业链,升级乡村旅游要素,发展一批观光体验、康养度假乡村旅游,做特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

  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大乡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田园环境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乡村环境。加强农村公路及步道建设,完善停车场、观景平台、自驾车露营地、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提升基础设施。统筹农业景观、农业生产和农耕生活,加大农业及生态景观创意,提升产业景观。规范和引导乡村旅游服务,对标《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融合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旅游民宿。精心做好“传统手工艺美食”“原生态美食”“非遗美食”,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开发游客“带得走”的农旅商品,提升特色商品菜品。挖掘开州乡风民俗,开发一批农业体验项目,打造一批农耕文化体验园和乡情陈列馆,开展系列农耕文化体验和传统农事节庆活动,提升文化体验。

  按照“全域全季全时”发展理念,以“生态休闲、避暑养生”为发展路径,培育一批乡村主题酒店、旅游民宿、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小镇,发展乡村旅游露营基地、自驾车房车营地和旅游地产,打造避暑养生、休闲度假、运动康养、农事体验、赏花踏青、文化娱乐、研学旅行等四季乡村旅游产品。到2025年,新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点)20个,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

  

  专栏9 开州区“四色资源”旅游精品

  蓝色旅游

  (汉丰湖)

  汉丰湖度假产品:开州故城三期、汉丰乐园项目建设,“永不落幕马拉松”智慧跑步道、智慧旅游(二期)、盛山文化景观修复项目(盛山公园)、开州故城(一、二期)运营项目、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开州博物馆(新馆)、汉丰湖水上运动演艺项目、汉丰湖俱乐部接待中心项目等项目建设。

  汉丰湖度假设施建设:汉丰湖旅游集散中心(汉丰湖游客接待中心)、盛山酒店、滨湖美食街、滨湖民宿街、汉丰湖露营基地。

  汉丰湖度假环境提升:开州城区红光片区河道治理工程、开州区环汉丰湖体娱文旅综合建设项目(凤凰梁大桥)、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丰太片区路网9、10号路建设工程、环湖马道—生态度假公园段项目、开州区汉丰湖丰乐大桥下游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湖光栈道)项目、开州区汉丰湖滴水段湿地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东河湿地公园)、开州区汉丰湖响水湾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州区汉丰湖迎仙段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东河大桥下游滨湖路)、开州区盛山片区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东段)、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箐林溪河沟延伸段综合整治工程、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开州大桥及连接道建设整治工程、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寨子坪大桥至石龙船大桥段(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部分)、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花椒园大桥至寨子坪大桥段(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部分)、开州区环汉丰湖旅游开发项目(西湖景区)—大丘片区路网5、6号路延伸段、开州区木桥至中原村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州区环汉丰湖综合旅游开发项目(东湖景区)—三峡水上运动中心、开州大桥北环路连接道(二期)。

  旅游城市项目:开州区丰乐街道华联社区移民安置小区综合帮扶项目(东河大桥上游滨湖路)、开州观音山隧道及其连接道工程、丰泰片区教育培训优化工程开州重要路段及区域城市照明景观工程等。

  绿色旅游

  (雪宝山)

  马扎营水库、满月镇马营至满月加油站环线升级改造工程、开州区关面乡双河口至白泉乡车场坝段扶贫公路改建工程(双河口至钟鼓溪段)、大进关坪至满月马营连接道工程(杨柳池至马营段)、雪宝山车场坝至长河台观光车道、雪宝山核心景区环线、关面乡双河口至白泉乡车场坝段扶贫公路改建工程(钟鼓溪-车场坝段)、雪宝山旅游东线(钟鼓溪至朝阳坪)项目。

  满月镇:雪宝山音乐营地、满月马营高山中药材种植项目、满月顶星高山中药材种植采购项目、满月双坪高山中药材种植采购项目、牧马营区项目、满月顶星廖家院子驿站建设项目、雪宝山旅游度假区(马扎营组团、顶星组团、双坪组团)、巴石城景区、巴王台景区。

  雪宝山镇:雪宝山旅游小镇项目、建设雪宝山管理中心、雪宝山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中心,雪宝山崖柏峰、石关门、清江源等景区建设。

  关面乡:关面旅游小镇建设,关面螺丝峡景区、百里峡漂流、百里峡驿站建设。

  谭家镇:谭家镇花仙峡清江画廊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温泉镇:温泉养生项目—古街文化修复项目、温泉养生项目—古道交通及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温泉养生项目—古泉养生体验项目、温泉古镇盐帮会馆、温泉古镇半月广场。

  紫水乡:和谦文胜桥至龙头嘴公园旅游公路工程项目等。

  红色旅游

  (纪念馆及故居)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改陈布展、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园林绿化及环境整治、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文物保护、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入口环境整治及大门石梯整治、红色旅游文创商品研发、红色演艺节目创作。周都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周都村文化广场建设、刘伯承同志故居改造提升、周都村公共文体设施提升、刘伯承同志精神研学体验区、红色精神洗礼区、杨柳关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金色旅游

  (乡村旅游)

  开州区竹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渔乐岛项目、大进茶园加工厂建设项目、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开州区丰乐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区、巴渠茶博园等项目建设。

  围绕全域化发展、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1.做强康养度假产品。

  加大湖泊度假产品开发。充分利用汉丰湖生态度假、红色文化、城市休闲、水上运动等资源优势,发展滨湖度假产品,多样性开发商务会务产品、运动产品、娱乐产品、休闲产品、研学产品、民俗人文产品。重点提升环湖运动设施,发展汉丰湖健身运动;提升汉丰湖景区品质,发展环湖休闲旅游、汉丰湖夜游;提升城市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举办会务、会展及民俗文化活动等,打造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大康养度假产品开发。充分利用开州山水林泉以及亚高山避暑气候等资源,加速建设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大进杨柳池旅游度假区、河堰岩水旅游度假区、龙头嘴旅游度假区、马尾槽避暑康养度假区、跑马梁避暑康养度假区,鼓励国内外品牌健康养生服务企业在各度假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健康运动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打造一批高山避暑、康复疗养、旅居养老、温泉养生、康体养生等中高端特色康养基地。建设“健康开州”,结合开州中医药优势,打造温泉镇、满月镇、雪宝山镇、关面乡等特色康养小镇。“十四五”期间建设特色康养基地(小镇)2个、培育旅游民宿50家。

  2.做特研学旅行产品。

  将文化、旅游与教育有机融合,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科技、气象等资源,发展研学旅行,做特“红色旅游、湿地科学、民俗文化、休闲运动、国学文化、非遗传承”等特色主题研学旅行。引进一批知名研学机构,开发一套特色研学旅行课程,提升一批景区研学设施,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构建开州全域研学旅行产业体系。到2025年,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州举子园、开州博物馆等打造为市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把开州打造为三峡库区研学旅行综合性目的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开创全市研学旅行示范典范。

  3.做优运动休闲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山地、森林及河流资源发展运动休闲旅游。依托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建设全民健身步道,大巴山自行车环线,开展汽车场地越野、自行车越野等赛事,开展攀岩、滑草、滑雪、漂流、户外探险等运动,丰富山地运动休闲业态,协同大巴山建设巴山大峡谷滑雪基地、国际山地运动基地。充分利用汉丰湖水体资源,通过多元化、国际化、生态化路径,引入滑翔、蹦极、摩托艇等运动休闲项目,开展皮划艇、浆板、动力帆船等赛训,丰富水上运动业态,建设“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打造一批水上运动产品,持续举办国际性水上运动赛事,创新个人体验项目,形成四季全天候水上运动产品体系。积极开发滨湖、环湖运动,充分利用马拉松的品牌效应,带动建设滨湖体育公园等,开展系列运动休闲活动,协同万达开建设万达开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持续举办“重庆开州汉丰湖马拉松赛”“重庆开州汉丰湖龙舟邀请赛”“畅游汉丰湖游泳公开赛”“万达开示范区渝川陕鄂毗邻区县篮球赛”等品牌赛事。到2025年,汉丰湖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4.做活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植入帅乡文化、移民文化等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城市人文品质。结合城区、景区、度假区资源,开发一批特色文化体验游产品,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依托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杨柳关红军战壕遗址,打造红色文化体验产品;挖掘大巴山文化及民间传说,打造秦巴文化体验游产品;依托开州举子园,打造国学文化体验产品;依托汉丰湖湿地公园,打造环湖观鸟、湿地观花、湿地研学产品;依托乡村旅游,挖掘农耕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依托温泉古镇盐业史、巴渠县发展史等打造盐文化体验、茶文化体验产品等,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5.做精特色旅游商品。

  梳理开州文化,加大文创产品开发,结合景区开发,用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开州好礼”文创产品;用好“开味开州”公用品牌,推广开州特色美食、特色小吃。依托本地“土特”优势,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商品包装提升、电商推广,推动旅游商品生产销售规模化、市场化,提升开州旅游商品整体经济效益。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系列。支持旅游景区开发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刘伯承同志纪念章、光碟、图册、纪念文具、纪念邮票等以及汉丰湖中华秋沙鸭系列文创产品,开州汉绣等文创产品。开发特色旅游食品系列。开发便于携带、具有地方传统口味的休闲食品及饮品,提升开州牛肉干、南门红糖、冰薄月饼等产品品质。充分利用开州中药材,开发食药两用产品、天然香包、天然药皂、香薰以及有机养生保健产品等。利用“农业蔬菜基地”生态优势,开发春橙、油桃、李子等农业旅游商品,形成系列乡村游特色绿色生态旅游食品。开发特色旅游工艺品,发挥民间传统工艺的优势,研发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香绸扇、油纸伞、水竹凉席、麦秆画、中草药画、蓝印花布、中和竹编、谭家藤编、龙头拐杖、开州木梳等。开发旅游农副土特产品系列,开发开州白酒、柑橘酒、果酒等,开州蜂蜜、天麻、杜仲、党参、雪宝山野茶等,紫水豆制品系列产品,开州香肠、榨菜、豆瓣酱、山胡椒、皮蛋等,竹笋、茶叶、核桃、板栗、花生、松子等,梨、油桃、李子、蓝莓等高山蔬果,土鸡、土猪、高山家禽等。塑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做大做强“开县春橙”“开州汉绣”“冰薄月饼”“开州香肠”“南门红糖”“满月山货”“紫水印象”等品牌。

  1.完善和提升旅游要素。

  持续推进“吃、住、行、游、娱、购”旅游要素消费提升,做全“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12要素行业体系。发展旅行住宿业,继续推进星级旅游饭店、主题酒店建设,鼓励发展旅游民宿,鼓励景区建设房车营地、帐篷露营地等满足自驾游客需求,建成一批 5C、4C、3C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大力发展特色美食和特色餐饮发展,鼓励商务会务餐饮、地方特色餐饮、特色小吃、个性化餐饮多样性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开发。加强景区购物、景区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旅行社、景区、饭店服务质量。

  2.完善和提升交通体系建设。

  建设“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推进高铁、高速、机场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做好无缝对接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达(开)万利铁路改造相关工作,积极谋划开通小江旅游航道,建成通达的外部交通网络。加快推进环湖、大雪宝山等交通节点建设,适时开通环湖游、江里游、浦里游、东里游一票通旅游专线大巴,推进万开云公交同城化,加大城口、巫溪、宣汉等协作,共同建设满月至巴山大峡谷、雪宝山至红池坝、城口咸宜至雪宝山镇旅游环线建设。建设畅达的区际旅游交通。

  大力推进重点景区交通建设。启动东互通连接道建设、完善环汉丰湖湖光栈道及内部交通体系建设,科学布局停车场、自驾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结合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打造一批开州特色交旅融合发展示范路,重点服务竹溪生态乐园、龙头嘴森林公园、盛山植物园等旅游景区,改善开州旅游交通出行环境。加快雪宝山旅游交通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基本建成雪宝山旅游环线、满月旅游环线。加大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周边环境整治,景区通道及环境绿化美化建设,提升纪念馆及故居景区道路可进入性及接待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区内旅游交通。

  完善旅游停车服务。加大汉丰湖、雪宝山、南山等重点景区旅游停车服务设施建设,在旅游接待中心和主要景区集中建设一批大、中、小型专用停车场地,新建开州汉丰湖接待中心停车场、丰乐响水湾旅游停车场、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停车场、满月悬崖天路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虎踞崖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温泉生态停车场等。加大停车服务提升,提升一批智能停车场、生态停车场以及旅游咨询、服务、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停车场。

  提升旅游集散服务。提升景区游客中心功能,打造游客集散、休憩、娱乐的功能区。加快推进汉丰湖游客集散中心、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建设,加大环湖特色餐饮、会务接待等度假设施建设。拓展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新建故居游客接待中心。在江里、东里、浦里三个旅游廊道建设集游客休憩、咨询、停车、购物、厕所等为一体的游客驿站。加强交通枢纽、窗口单位、商业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地等场所的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建设,完善全区公共空间的自驾游服务体系。

  完善旅游标志标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完善主要景区、景点、文物保护点旅游标志标识牌;在国道、省道、县道、通景公路,完善旅游交通标志标识牌;进一步提升环湖不规范标志牌,统一设置规范标志标识牌。创意设计打造一批开州地理标志建筑,增强城市独特性、识别度和文化品位。进一步完善旅游主干道及重点乡村旅游标志标识牌。

  3.深化厕所革命,推进旅游生态环保建设。

  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巩固拓展“厕所革命”成果,提升旅游厕所品质,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厕所革命”全覆盖,加强“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管理,全面推进“一厕一码”旅游厕所建设。推进新建旅游厕所文化融入,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厕所项目,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重点在厕所外观、内部装饰、节能环保、运维管理、服务体验等方面打造亮点、体现特点。加快推进城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交通集散点等旅游厕所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样板厕所,加大以商养厕探索,采取“厕所+商铺”“厕所+广告”“厕所+售票点”等模式,拓展厕所配套服务功能,使厕所成为微型商业中心,培育厕所产业链,实现旅游厕所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

  推进旅游生态环保建设。完善旅游地垃圾和污水处理体系,提升旅游景区垃圾回收站、垃圾运输车、垃圾分类收集箱数量。重点规划建设游客中心及主要旅游区(点)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将城区、乡镇或工业园区附近旅游景区的垃圾和污水处理纳入城区、乡镇或工业园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对偏远的旅游景区(点),建设独立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实现所有旅游景区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

  4.加快智慧旅游建设。

  依托全区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企业及各涉旅行业数据整合,建设全区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与重庆文旅口袋云数据对接,鼓励支持旅游景区新建一批数字化终端设备,完善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人流预警等功能。完成开州区“一部手机游开州”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全区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及智慧体验服务水平。建设汉丰湖环湖智慧跑道、智慧无人接驳车、智慧体验项目、VR展馆等,重点推动环湖停车场智能化改造,设立环湖自助商品销售、自行车租赁、智慧露营地、房车营地、游船票智能服务点等。到2025年,实现所有景区游览、住宿餐饮和交通服务等网上查询和预订,推出覆盖区域全境的旅游天气手机信息服务网络,旅游安全管理、行业管理区域智能化。全区旅游景区、图文博流量监测智能化。全区A级旅游景区、文化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扫码购票入园、人脸识别、自助导游导览、智能解说等功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5.完善旅游安全救援体系。

  统一领导,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加强旅游安全预警提示,及时发布和撤销面向旅游者的安全提示,给予游客及时的引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旅游安全制度及预案,完善安全提示、安全培训、应急处置等监管工作。加强旅游应急管理,及时修订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旅游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及救援装备建设,按规定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加强涉旅事故的处置与追责,强化与公安、武警、应急、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救援机制,加快推进旅游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6.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建立旅游调度指挥中心,规划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经营主体落实的监管责任体系和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旅游公益服务,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开州旅游整体形象。规划建设旅游诚信体系,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接待宾馆和餐饮服务主体等信用等级制度。加强汉丰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建立汉丰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确保汉丰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创A添星”行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以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绿色饭店、A级旅行社、等级民宿等创建为抓手,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创A添星,促进全区旅游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实施“暗访”调查制、“红黑榜”制、“摘星降A”制等惩戒机制,创建长效诚信旅游考核机制。

  专栏10 开州区“十四五”旅游要素与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交通体系

  重点旅游交通道路:关面乡双河口至白泉乡车场坝段扶贫公路改建工程(双河口至钟鼓溪段、钟鼓溪至车场坝段);钟鼓溪至巫溪朝阳坪长屋基道路;车场坝至天生桥至长河台至清江源电瓶车观光车道;满月至悬崖天路至龙洞旅游道路;关面峡谷景观旅游道路;提升温泉至岩水,岩水至谭家旅游环线,建设岩水至七里坪至百里旅游道路;满月镇马营至满月加油站环线;北部新区迎仙片区道路及人行道。

  分步推进大进关坪至满月马营连接道工程(杨柳池至马营段);和谦文胜桥至龙头嘴公园旅游公路工程;开州大桥北环路连接道;G211东河大桥至调节坝段二期工程(东互通连接道工程);G211城区至郭家物流通道(北环路三期);开州区丰厚大道西接北环路公路工程;丰乐片区迎仙山环道;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开州大道西延伸段二期工程;温泉古道交通;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旅游公路;竹溪石碗村至长沙镇齐圣庄园旅游连接道路等项目的建设。

  旅游停车场:完善汉丰湖、雪宝山、南山、温泉镇等主要旅游景区,各乡村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地。新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停车场,满月悬崖天路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虎踞崖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温泉生态停车场。

  旅游集散中心:新建5个左右,2025年全区达16个。

  旅游厕所与

  生态环境

  推进泗峡河道治理;推进铁峰山区域污水治理,新建马扎营水库。

  完善已建旅游厕所定位及维护管理,新建旅游厕所,期末达250个。

  智慧旅游建设

  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一部手机游开州”智慧服务平台、汉丰湖等智慧旅游景区建设、5G+VRAR体验、全景旅游直播、智慧无人接驳车、全息文艺等项目。

  安全救援体系

  实施旅游安全预案制度,加强安全预警、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处置追责。

  市场监管

  建立旅游调度指挥中心;规划建设旅游诚信体系,实施“创A添星”行动,实施“暗访”调查制、“红黑榜”制、“摘星降A”制等惩戒机制。

  创A添星

  质量提升

  度假区创建提升:重庆开州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提升、重庆市开州雪宝山市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雪宝山、开州博物馆、长生汖奇迹乐园(原龙舟湖)、大德七彩仁和观光园、竹溪生态乐园、河堰人头寨景区、巴渠生态茶园、开心之洲游乐城、开州故城、天心桥旅游景区、谭家花仙沟旅游景区、南门龙头山庄、巴石城景区、盛山植物园、钟坪山花谷观光园、厚坝青坪月亮湾、彭家沟生态体验园、宏伟生态农庄、善字竹海旅游景区等。

  星级旅游饭店创建提升:杨柳巴渝民宿、满月马扎营度假村酒店、齐圣南山庄园、滨湖半岛假日酒店、金科大酒店、盛山大酒店、天上满月大酒店。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推进文化和旅游“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加大文化景观、主题公园、特色小镇、旅游演艺、文创开发、文化节庆活动等方面的文旅融合。

  深入挖掘核心文化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大力丰富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品质,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创造性转化,打造一批文旅主题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

  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和整理景区人文资源,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讲好开州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导游词,强化文化记忆,营造文化氛围,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打造城旅融合的典范。围绕“移民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及开州人文故事,科学规划环汉丰湖生态走廊文化节点,提升环湖生态库岸文化品质。挖掘刘帅精神,增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及故居红色产品体验感及仪式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秦巴文化”为主题,打造北部生态长廊,再现千年古道的遗存文化;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大力保护、挖掘、利用丰富多彩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加大“秦巴文化”“盐文化”“茶文化”挖掘,挖掘开州盐、茶文化发展史,梳理温泉古镇民俗文化及传说故事,将盐茶文化、商贸文化、挑夫文化、地名故事、风情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节点及产品打造,打造一批“秦巴驿站”“茶客人家”“巴渠茶”等特色品牌,拓展演绎王莽追刘秀、刘秀避难满月、温泉点灯、赛骂的故事,丰富秦巴古道、大雪宝山旅游文化内涵。重点建设温泉古镇、大进巴渠茶园、汉丰寨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一批茶文旅体验馆、甘蔗文旅体验馆、农耕文旅体验馆等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打造一批现代文化旅游综合体。引进国内一流文旅企业及文旅品牌,布局开发一批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时尚消费为主流,以重庆及周边市场为目标的综合性文旅产品。重点推进汉丰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项目,精心策划规划开州故城旅游业态,提升盛山公园文化品质,打造上九登高民俗文化旅游节,策划汉丰湖水上运动综合体、乌杨文创岛等各类文旅商综合体项目。

  培育一批文博旅游产品。整合特色民俗文化、巴渝农耕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建设一批开州特色的乡情博物馆、中草药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石文化博物馆、名人博物馆、根雕博物馆等,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接待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主题文化内涵。重点打造开州移民博物馆、开州雨青博物馆、汉丰湖奇石馆、大进药博园、开州盆景园等文博旅游产品。

  培育一批文创旅游消费新热点。引导文化旅游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休闲商圈、培育特色美食街区,着力打造新兴文旅消费目的地。重点打造环湖文化旅游消费圈。依托环湖文化游乐、特色商品、特色餐饮店,打造汉丰湖滨湖经济带;依托环湖开州博物馆、军神广场、恒温游泳馆、开心之洲游乐场、市民茶社、城南故津广场、开州举子园等文旅载体,打造汉丰湖文体游乐休闲带;依托水上游乐,水上观光、水上夜宴、画舫游湖等产品,打造汉丰湖水上游乐观光带。提升夜景灯饰,发展夜间旅游经济,丰富夜间文化旅游市场,优化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文化旅游服务,发展滨湖夜市,推出“最美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把汉丰湖滨湖夜市建设为市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打造一批创新体验式乡村文化乐园。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巴渝民居建设,规划打造一批以乡村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深植本土农耕文化和民风民俗,布局乡村旅游体验业态,引领、推介乡村文化旅游消费。发展一批花卉观光、农耕体验、果蔬采摘、民俗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重点发展竹溪田园综合体、长沙橘海田园综合体、大德七彩仁和、郭家童话森林王国、雪宝山旅游小镇、关面旅游小镇等文旅项目。

  提高开州文化社会参与度。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积极搭建文化传播平台,提升文化活动的社会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实施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开州大舞台、快乐星期六、我的书•我的梦、流动博物馆等品牌活动。挖掘本土民风民俗,着力打造具有本土风味的年猪文化节、上九登高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间传统文化节。高端策划汉丰湖龙舟大赛、元宵灯会、温泉“斗亮、赛骂”等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全区春节、国庆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提升重大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互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及重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等世界级或国家级会展。加强万开云旅游发展联盟、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协作,发挥开州在“万开云”和“万达开”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影响力。积极参与并承办重庆市旅游协会、市文化协会、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等组织的交易会、博览会和推介活动,通过对外互办展览、合作开发文创产品、组织人才研修等方式,深化区域互动,并达成长期合作。借助重庆图书馆讲座联盟邀请开州文化大家在重庆图书馆开讲座,联动各区县互办讲座,加强互动交流。“十四五”期间,主办或承办区域文化交流活动1—5次,参加5—10次国家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会展。

  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加强校企合作。与市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深度合作、增强地域文化自信。鼓励文化协会、旅游协会举办交流合作,组织采风、创作,举办联展和论坛合作,提升开州文化辐射面。

  细分五大客源市场。制定营销实施方案,细分客源市场,精准营销。依托开州集散中心、万州集散中心、云阳集散中心三峡游客市场,发展长江三峡腹地游;依托开达高速,拓展开江、达州、成都等为主线的西部市场;依托渝宜高速,拓展云阳、奉节、宜昌、武汉等为主线的东部市场;依托渝万高速,拓展万州、梁平、垫江、重庆等为主线的西南市场;依托开城高速,拓展城口、万源、安康、西安等为主线的北部市场。借助山东省潍坊市、江津区、璧山区等扶贫协作,针对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省(区、市、县)出台景区门票免费等优惠政策,实施资源共享、游客互送。紧盯“近处自驾游”“远处组团游”目标客源市场,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对接线路产品,举办推介活动。

  创新营销方式和渠道。围绕“帅乡帅湖•开心开州”旅游形象定位,挖掘、提炼形成品牌故事,着力塑造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综合运用电视、户外、广播、报纸、高铁等传统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全媒体营销开州。培育旅游网红达人,持续开展带货直播、乡村短视频,举办征文及视频征集活动“发现新视觉”的采风活动等。加强与主流媒体、自媒体合作,策划开展事件营销。整合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点等市场主体,联合开展旅游消费季、惠民消费季等活动,落实全域旅游营销政策,整合营销资金、创新营销模式、对旅游直通车、组团旅行社、大型自驾游活动实施营销奖励,完善“政府+企业”联动机制,形成营销合力。

  做靓文旅体赛事品牌。升级“四季歌”“五朵花”“传统节”“滨湖赛”等文化体育旅游节事活动,做靓国际文体赛事品牌。持续开展“浪漫开州花满城”“逍遥开州乐满城”“水韵开州香满城”“年味开州情满城”四季歌旅游营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梨花节、桃花节、油菜花节、葵花节、玫瑰花节”为代表的各类乡村花卉观光旅游活动规模;协同“万达开”“万开云”共同培育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定期轮流举办万达开“大三峡•大巴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节会赛事。积极策划、举办或参加一系列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会展、赛事、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汉丰湖马拉松赛、汉丰湖龙舟邀请赛、汉丰湖游泳公开赛、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等赛事活动,做响“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马拉松赛”“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开州站系列活动、“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全国桨板锦标赛”“重庆开州上九登高民俗文化节”文旅体品牌。

  抓住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和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的契机,加大文旅区域协作,加快建设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

  以“万开云”为引擎,打造三峡腹地游精品线路。加快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提升三地户籍居民跨区域共享公共体育、文化、旅游服务便利度。推进三地户籍居民凭身份证号码免费借阅三地公共图书馆图书、免费或低收费使用公共体育健身场馆。加快推进万州“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开州、云阳标准化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协同推进万州大瀑布、万州三峡平湖、开州汉丰湖、开州雪宝山、云阳清水、云阳张飞庙等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三地联合组建旅游开发建设集团,重点打造万州恒合旅游度假区、万州潭獐峡、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开州温泉古镇、云阳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公园、云阳云安古镇等特色旅游产品,联合营销推广三峡腹地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推进城际公交线路,支持出租车往返载客,“旅游一码通”及三地居民共享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等文旅便捷服务;推进“万开云”板块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共同实施“三峡腹地游营销”计划,提升三地旅游美誉度、知名度。深度挖掘三地文旅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旅游节事、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区域性特色品牌。结合“点上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区、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小镇和村寨。依托生态、医疗等资源优势,发展避暑休闲、养生养老业。完善水上陆上旅游线路,开通开州渠口至云阳小江旅游航线,开通万州港、开州港、云阳港通往宜昌市的始发游船航线。将“万开云”板块建设成为服务成渝城市群、辐射周边区域的休闲旅游基地和高山乡村避暑旅游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景区集群。

  以“万达开”为核心,合力建设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坚持“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推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整合大巴山生态资源、红色资源、人文资源,完善旅游要素,按照“共同谋划、分区规划,共同建设、分地实施,共同申报、共同享有,共同营销、突出特色,共同管理、分地负责”的发展思路,建立协同推进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有序推进“万达开乡村旅游示范带”“万达开户外运动基地”等一批文旅项目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即新建(开工)一批、改建(提档升级)一批、规划储备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及度假区,提升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品质。加强各市区县文化交流,共同挖掘大巴山文化,整理大巴山民间传说、民歌、舞蹈等。加强文旅体互动,联合或协同开展大巴山歌舞文艺汇演,联合举办美术、书法、摄影联展,举办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博览会、大巴山民歌会、大巴山登高文化节、大巴山国际山地休闲旅游节、山地越野挑战赛、太极拳公开赛、龙舟赛、长跑活动、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整合省市、区县资源及力量,合力实施一批重大事项,共建巴蜀文化走廊。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平台、旅游线路打造、营销政策、联合执法、文旅对外交流等方面互惠合作。鼓励文化旅游协会建立合作联盟,积极开展互动活动,推动客源互送等。共同塑造“大巴山文旅品牌”,合力构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以东西协作为桥梁,加强渝鲁文化旅游合作。以协作促发展,继续开展鲁渝协作。加强两地文旅产业互学互鉴,推动沂蒙精神与红岩精神、齐鲁文化与巴渝文化深度交流交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交流合作,合作举办人文系列主题展览、文艺作品互访演出;加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交流合作,鼓励开州汉绣、南门红糖等非遗文化产品与潍坊风筝、古琴斫琴技艺、高密三绝、木版年画进行非遗品牌联动。大力推进开州汉绣非遗文创基地、东西协作旅游开发人才培训。加强旅游客源市场对接,共同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促进旅游要素深度融合。利用鲁渝协作资金、人才、平台等优势,联手打造开州举子园研学基地,开展旅游营销、开发旅游线路、推广旅游市场,深入推进“十万山东人游重庆”活动。支持引导山东企业和社会资本到受援区县乡村发展“接二连三”产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项目,盘活农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

  以对口帮扶为纽带,加强与江津区、万盛经开区的区域协作。紧扣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一区”与“两群”在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生态等多领域实现全方位对接互动,促进文化旅游多元发展,鼓励区内文艺团体积极与市内外文艺团体和融媒体中心平台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开发、联合运营的旅游协作模式,按照市场化原则,与江津区、万盛经开区共同出资组建开发公司,共享运营收益。利用江津区、万盛经开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以及资金、人才、平台等优势,围绕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与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红色游、四面山与雪宝山生态游、黑山谷与雪宝山生态游、长江与汉丰湖休闲游、奥陶纪与汉丰湖水上运动中心休闲游等旅游资源,联手策划打造旅游景点、开展旅游营销、开发旅游线路、推广旅游客源市场。

  专栏11 开州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区域协作发展项目

  品牌推广

  开展“四季歌”“五朵花”“传统节”“滨湖赛”等文化旅游节事,做响“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马拉松赛”“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开州站系列活动、“中国·重庆开州汉丰湖全国桨板锦标赛”“重庆开州上九登高民俗文化节”文旅体品牌。

  区域协作

  万开云:推进三地户籍居民凭身份证号码免费借阅三地公共图书馆图书、免费或低收费使用公共体育健身场馆。联合推进城际公交线路,支持出租车往返载客,“旅游一码通”及三地居民共享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等文旅便捷服务,联合打造“三峡腹地游”。

  万达开:联合建设“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万达开乡村旅游示范带”“万达开户外运动基地”“秦巴古道”“巴蜀文化走廊”。

  三峡腹地游精品线路

  万州大瀑布-开州汉丰湖-温泉古镇-开州雪宝山-巫溪红池坝-巫溪大宁河-长江;万州恒合-开州汉丰湖-云阳龙缸。

  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精品环线

  万州恒合旅游度假区-三峡平湖旅游区-汉丰湖度假区-雪宝山度假区-宣汉巴山大峡谷-万源八台山-城口亢谷(亢家寨)-巫溪红池坝-紫阳黄家坪-岚皋神河源-镇坪飞度峡·黄安坝。

  大三峡、大巴山文化主题线路

  红色文化主题游:由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开州杨柳关红军战壕遗址、云阳彭咏梧纪念馆、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达州川陕革命根据地战史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等组成。

  高峡平湖主题游:由万州大瀑布、万州三峡平湖、开州汉丰湖、云阳龙缸、垫江迎风湖、丰都雪玉洞、忠县三峡橘海、巫山神女峰、巫山小三峡、奉节瞿塘峡、巫溪庙峡、达州巴山大峡谷、达州八台山、开江飞云温泉、安康赢湖等组成。

  生态康养主题游:由万州三峡恒合、开州雪宝山、达州罗盘云顶、忠县花田溪谷、城口亢谷、巫溪红池坝、巫山三峡云端、丰都南天湖、垫江恺之峰、垫江樱花世界、梁平明月山、汉中龙头三、奉节天坑地缝龙桥河组成。

  巴文化主题游:由万州天生城遗址、三峡博物馆、开州温泉古镇、开州博物馆、梁平博物馆、巫溪宁厂古镇、巫山博物馆、城口土城老街、奉节夔州博物馆、达州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等组成。

  三国两汉文化主题游:由汉中古汉台、石门栈道、武侯墓、武侯祠、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开州故城、达州汉阙及汉阙博物馆等组成。

  美丽乡村主题游:由万州同鑫蔬菜大观园、开州竹溪生态农业园、巴渠茶博园、开州药博园、达州碧瑶湾、达州洋烈水乡等乡村旅游线等组成。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文化旅游发展中规划、政策和重大项目的衔接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本规划要求,针对本部门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实施方案,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确保各项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跟踪检查,纳入单位综合评价体系,必要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充分发挥规划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深入落实既有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研究制定《开州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开州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旅游宣传营销奖励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融资等政策方面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着眼于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制定完善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研究制定重大文旅项目资金、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

  完善投融资制度,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投融资体系,实现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积极申请文化旅游发展专项经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整合乡村振兴、三峡后续、交通建设、涉农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资源,向文旅项目倾斜,加大对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打造、文化产品生产、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财政在安排使用包括文化、旅游、乡村建设等专项资金时,应充分考虑列入规划的文旅融合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投资、兴办文旅产业项目,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进企业上市。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符合文旅产业融合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改建相关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

  做好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安排旅游业发展用地,根据旅游发展需求,适当增加年度旅游业发展土地供应,优先保障旅游发展重点项目需求。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可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给予政策优惠。文旅重点项目,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工程用地,纳入区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先保障项目用地。加强文旅项目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强化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土地圈而不用。加强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的用地保障,优化产业用地利用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确保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积极支持利用荒山、荒地、公园绿地等进行文化旅游用地的改造和旅游项目开发。

  加强文旅产业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对康养休闲、数字娱乐等短缺型新业态人才的培养。紧跟数字化潮流,鼓励艺术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为开州文旅产业提供网络直播、在线表演等人才储备,储备一批技术能手、工艺传承人、非遗传承人、致富带头人等。加强政校、校企合作,共建文旅融合发展专业人才孵化基地。依托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开设旅游人才培训职业学校,引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文旅产业相关人才到开州创新创业,加快集聚吸引一批高端人才落户。编制专项文旅产业人才规划,建立文旅产业人才数据库,定期发布相关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多渠道、多形式招才引智,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文旅产业人才队伍。

  在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以环湖片区作为建设单元,立足生态优势,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严守生态红线,制定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办法,有序开发旅游资源,推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景区景点的规划力度,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措施,控制开发强度,注重开发建设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协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增强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形成共建共护景区生态环境的良好旅游氛围。

  开州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汉丰湖)

  计划动工

  计划完工

  1

  续建

  2020

  2023

  56100

  2

  续建

  2020

  2021

  1200

  3

  新开工

  2021

  2023

  30000

  4

  新开工

  2021

  2023

  45000

  5

  新开工

  2021

  2023

  65000

  6

  新开工

  2021

  2022

  2500

  7

  新开工

  2022

  2024

  73000

  8

  新开工

  2021

  2021

  950

  9

  新开工

  2021

  2022

  900

  10

  新开工

  2023

  2024

  3300

  11

  新开工

  2021

  2022

  1400

  12

  新开工

  2021

  2022

  6000

  13

  新开工

  2021

  2021

  240

  14

  新开工

  2023

  2024

  30000

  15

  新开工

  2021

  2024

  44700

  16

  新开工

  2021

  2023

  40000

  17

  新开工

  2021

  2023

  22000

  18

  前期

  储备

  2021

  2022

  5000

  19

  前期

  储备

  2021

  2023

  41000

  20

  前期

  储备

  2023

  2024

  28000

  21

  前期

  储备

  2025

  6400

  22

  前期

  储备

  2025

  8000

  23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3825

  24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2800

  25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12000

  26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5000

  27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3900

  28

  前期

  储备

  2021

  2022

  5300

  29

  前期

  储备

  2022

  2024

  45000

  30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36500

  31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5000

  32

  前期

  储备

  2022

  2025

  40000

  合计

  670015

  开州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大雪宝山)

  计划动工

  计划完工

  1

  续建

  2020

  2021

  1800

  2

  新开工

  2021

  2022

  900

  3

  新开工

  2021

  2022

  1000

  4

  新开工

  2021

  2022

  950

  5

  新开工

  2021

  2022

  2300

  6

  新开工

  2021

  2022

  380

  7

  新开工

  2021

  2022

  1500

  8

  新开工

  2021

  2022

  1500

  9

  新开工

  2021

  2023

  25000

  10

  新开工

  2021

  2023

  9223

  11

  前期

  储备

  2023

  2024

  6500

  12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2100

  13

  前期

  储备

  2022

  2024

  18000

  14

  前期

  储备

  2024

  2025

  20000

  15

  前期

  储备

  2023

  2025

  25637

  16

  前期

  储备

  2022

  2023

  11000

  17

  前期

  储备

  2021

  2025

  79400

  合计

  207190

  开州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乡村旅游)

  计划动工

  计划完工

  1

  续建

  马尾槽旅游地产

  2020

  2023

  得乐房地产

  31000

  2

  续建

  开州长沙农林旅融合发展项目(开州长沙南门片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项目)

  2021

  2023

  湖山投资集团

  72000

  3

  续建

  开州区竹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2020

  2023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13000

  4

  新开工

  大进茶园加工厂建设项目

  2021

  2022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4777

  5

  新开工

  渔乐岛项目

  2021

  2022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3000

  6

  新开工

  开州区大进镇滨河路延伸段

  2021

  2022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1420

  7

  前期

  储备

  开州区丰乐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区

  2021

  2022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6800

  8

  前期

  储备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巴渠茶博园

  2021

  2022

  待定

  7600

  合计

  139597

  —       81     —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sqdfqjd.com/post/228.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