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活动总结十篇

admin 阅读:98 2024-02-06 22:26:30 评论:0

  直播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网络直播营销;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朱婧婧(2001.03-),女,汉族,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基金: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SRTP项目"项目名称: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14010"的结项成果;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

  网络直播是新时代互联网经济孕育的新产物。直至2016年,其井喷式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并使该商业模式迅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新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模式之一。网络信息化时代下,该商业模式几乎占领了各大消费市场。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无疑是网络电子信息产品最庞大的使用群体和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潜在市场。所以,其生活方式的表现将对网络化的商业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更好地去了解及探索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将会如何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态度及消费行为的倾向,以便为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因而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本项研究将从量的角度对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群体在行为与态度方面的表现进行探索与思考。

  2. 研究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所要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主要在生活行为和生活态度方面。网络直播营销对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这些影响,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兰州市安宁区的本科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分析网络直播营销对其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来探讨网络直播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及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建议。其研究意义具体如下: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对有关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议题提供比较系统的知识参考,同时可验证前人研究该营销模式对大学生消费影响方面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本课题样本的规模和性质将允许我们在不同高校之间进行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多重比较,且本课题为日后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及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课题选取了兰州市安宁区的"兰州城市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两所学校中的所有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总体及分析单位,并通过"定量"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非概率抽样"中"偶遇抽样"的抽样方法抽取了110名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样本,并以"问卷"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

  1. 资料收集方法

  本课题通过"自填式问卷法"中的"个别发送法"来收集资料并辅以"观察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说明。问卷分别从生活行为及生活态度两个维度出发,就大学生生活方式这一因变量,考察了与网络直播营销有关的相关自变量。研究资料收集过程以"试调查"、"问卷发放"和"问卷回收"三个阶段依次展开。总共发放试调查问卷13份,正式问卷110份,且经过最后的筛选,得有效问卷99份,废卷11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57名,女生42名,且大一人数为32人,大二人数为30人,大三人数为17人,大四人数为20人。因此,从问卷回收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问卷的质量较高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2. 资料分析方法

  因为本课题最终所得数据主要以定类或定序为主,所以笔者主要借助了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了分析。

  三、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状

  本课题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主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两个维度对课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态度的现状

  在生活态度方面,笔者主要从网络直播营销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购买意愿产品的类型、网络直播营销相比传统广告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点、大学生最喜欢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及评价几个方面对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态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如下:

  第一,在大学生中,被服饰类吸引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人数最多,占总人群的17%.其余被美食类、美妆类产品、游戏娱乐类、书籍学习类、日常用品类、健身类和其他类吸引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16.3%、13.8%、11.6%、11.6%、11.6%、7.2%和4.3%,而无任何购买意愿的人仅占调查总体的2.2%.这说明服饰类及美食类的直播营销更易使大学生产生购买意愿。

  第二,在网络直播营销过程中,被直播的娱乐性所吸引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9.6%.其次是被直播的实用性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51.5%,再次是被直播的双向互动性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47.5%,而后是被博主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27.3%,最后是被直播的优惠券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26.3%,至于选择被其他类所吸引的人群,其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1%.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与传统广告相比,大学生更喜欢卷入参与型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

  第三,60%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保持中立,30%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为支持,仅有9%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持反对态度,所以总体而言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第四,28%的大学生认为直播缺乏消费者权益保障且评价体系不完善。24.7%的大学生认为主播之间恶性竞争且商家造假数据很严重。21.6%的大学生认为消费人群管控不够。20.8%的大学生认为直播的门槛低,且缺乏监管。最后,还有4.6%的大学生认为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在现在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中,仍存在许多的弊病。同时,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在关于权益保护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关注普遍较高。

  2. 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行为的现状

  在生活行为方面,笔者主要从观看网络直播的频次、是否购买过网络主播推荐过的产品、观看网络直播的主要目的、观看网络直播的类型、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如下:

  第一,大一年级的调查对象中观看网络直播人数为23人,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可能由于部分高年级学生要准备考研深造或者实习等客观原因的影响,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由问卷数据可知,在大一至大四的调查对象中,平均每月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20人,平均每周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34人,平均每天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27人。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时的频率依然较高。

  第二,36.4%的大学生从不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44.4%的大学生偶尔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19.2%的大学生经常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会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但仍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因为网络直播营销的影响而产生消费行为。

  第三,35%的大学生是为了空闲时间娱乐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视频,22%的大学生是为了观看教程而收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直播,20%的大学生是为了购买产品而收看网络直播营销直播,还有11%的大学生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去观看直播,而仅有6%的大学生从来不看网络直播。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方面的东西,且大多数人的收看目的在于娱乐。

  大学生观看直播的类型图

  第四,由上图可以看出,观看游戏直播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19.5%,而观看日常直播的类型仅占5.1%,且不乏有3%从来都不看直播的大学生群体。这说明,网络直播营销会极大程度影响大学生在选择观看游戏等娱乐类直播营销的行为,从而使大量时间被挤占。

  第五,50%以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受到网络直播营销的影响,仅有5%以下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不会受到网络直播的影响。这说明,网络直播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四、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通过分析,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网络直播营销视频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对服饰和美食产品类的购买意愿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这种购买意愿的影响下避免冲动消费?

  第二,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仍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因为网络直播营销而产生购买行为。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理性消费?

  第三,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而言,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其娱乐性、实用性及双向的互动性。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更倾向于卷入参与式的营销模式。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自觉维护网络直播环境?

  第四,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商业模式的评价都聚焦于其缺乏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和评价体系完善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

  第五,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过程中,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营销时的频率都相对较高。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合理利用时间?

  第六,多数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对自我提升及实用型网络直播营销类型的视频观看较少,且直播类型绝大多数都是以游戏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得出一个结论: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有选择的观看直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课题只抽取了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的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结果和代表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网络直播营销时代下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建议

  针对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的兴起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笔者主要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避免产生冲动消费行为。由于网络直播营销主播的口才和商品推荐能力,易使大学生在消费时对主播所推荐的商品产生盲目信任、追求主播同款等心理购买倾向,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易忽略商品的质量和实用性。因此,大学生应避免冲动消费。

  第二,明确自身消费需求,理性消费。部分大学生可能会由于对营销主播存在盲目崇拜行为,即被营销主播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产生部分消费支出,且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自父母,额外支出易对大学生形成经济压力。因此,大学生在购买网络直播中的商品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购买产品,理性消费。

  第三,自觉维护网络直播环境。大学生在观看直播时,可通过互动栏发送弹幕进行自由评论,但缺乏监管机制,直播间秩序混乱。因此,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禁发私人信息和不良言语,与他人共同营造和谐良好的直播营销氛围。

  第四,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网络直播平台对于直播中的商品缺乏严格监控,使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而无法被保护。因此大学生应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向有关部门对网络直播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映并投诉。

  第五,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提升自身能力。因此,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内容时,应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以免挤占日常生活中做其他事务的时间。

  第六,有选择地观看直播。网络直播具有多样性和领域性,大学生可以观看一些Office办公基础知识和英语发音技巧等与应用型知识相关的直播营销,适度选择消费,提升自身软实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化商业模式的日益发展,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也必将在未来的商业营销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本研究在未来网络化的商业大环境中,作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网络直播营销等网络化商业模式的影响,我们应做好自己的时间规划,明确自己的风向标,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来认识新时代的商业模式。而网络直播营销等新潮的商业模式也应该及时根据大学生等消费群体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而及时做好发展策略方面的调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吴琼,卜斌网络直播下品牌营销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90-91.

  [2]罗子盈。论网络直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记者摇篮2019(11):117-119.

  [3]钟风云,牛哲鸣。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36-37.

  [4]兰岚,梁婧雯,王一诺关于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调查[J].中国商论,2019(13):87-90.

  [5]周国林,伍珈汛,付开放,王宣涛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研究--以斗鱼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9,20(03):102-112.

  [6]王力。移动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03):126-129.

  [7]赵小丽,王泽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9(06):21-23.

  [8]但鸣啸,武峰。网络直播营销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观察,2018(36):41-44.

  直播活动总结篇2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1)教师演示实验的器材:光在不均匀及异种物质中传播演示仪

  (2)学生实验的器材:激光笔、蚊香、火柴、果冻(半透明)、白纸板、一次性塑料水杯、牛奶、空玻璃容器、小平面镜、蜡烛、小孔成像仪等

  (3)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新课

  问1:同学们在小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

  引导学生做手影游戏并在学生兴致高时突然断电;

  问2: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问题

  1、做手影游戏,感受光;

  2、提出与本现象有关的问题。

  如:为什么关了灯会没有手影?

  手影是怎样形成的?

  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所有物体都有影吗?

  …………

  探究光的来源

  问:刚才大家看到了要形成影必须有光,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1、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并归纳出光源的特点——能自行发光

  2、多媒体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辨认;简述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如太阳、莹火虫、放电影的银幕、月亮、云层间的闪电、点燃的蜡烛等)

  能辨别光源

  探究光的传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问: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可类比提示: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木杆,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木杆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呢?)

  学生思考并猜想——光沿直线传播

  (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初步认识到猜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问: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备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巡视、指导学生

  (强调:激光束不能直射人眼!)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实验

  问:哪些小组愿意上台跟大家一起交流?请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并归纳结论

  小组代表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

  再问: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引导学生设计反射或折射的实验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实验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补充演示光在不同物质及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情况

  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线

  问:光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如果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很困难,你能想个办法把一束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表示出来吗?

  述: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只是人们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学生思考并讨论

  2、了解光线的表示

  3、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法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问:1、通过刚才的研究,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手影是怎样形成的。

  2、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哪位同学给大家列举几个。

  学生思考讨论并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其它例子(如射击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然界中大的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并演示日食月食多媒体动画

  也可以介绍或演示其它例子

  观察、思考、讨论

  述:我国古代对光沿直线传播早有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古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例子枚不胜举,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去观察和思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1、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分析归纳出成像的特点。

  2、思考回答:小孔成像中,像和物体相比较,像是________立的;若要使像大一些,则烛焰应离小孔________些。(投影给出)

  光传播的是什么

  我们已经探讨了光的传播,你知道光传播的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光传播的速度

  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传播的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巡视指导(教师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1、学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问题;

  2、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课堂小结

  同学们思考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点评

  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发展空间”之“自我评价”部分

  课外练习

  配套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自制针孔照相机

  【教学建议】

  1、《光的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重要基础,是一节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激发出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重点和难点。

  2、学生通过小学自然课及生活经验懂得了一点光的知识,较熟悉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但对于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传播并不清楚;对光源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不能准确理解,做好这方面的实验很关键。

  3、教材把光源部分安排在“物理在线”,考虑到许多农村学校学生没有条件查阅网络资料,故可将此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介绍。

  4、光线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光线是画光路图的前提,要规范统一认识。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物理模型,光线就是一种物理模型,要让学生经历从光束到光线的认识过程,初步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学习磁感线、杠杆等打下基础。

  直播活动总结篇3

  栖霞广播电视台2012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除做好常规性宣传报道外,认真策划,打有准备之仗,力求创新。区两台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编辑记者积极主动参与,深入采访,策划制作了《聚焦区“两会”》、《走进盛夏》、《备战06‘金洽会》、《魅力栖霞》、《社区盛开和谐花》等多组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区域内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又充分展示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发我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报道体现了关心百姓、贴近百姓的报道方针和平民视角。

  (2)、精心组织并策划常规性的经济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经济开放、项目落实等情况。鼓舞全区人民建设经济强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士气和信心

  (3)、结合重大节日等纪念活动,开辟专栏节目,烘托气氛,营造宣传环境。如春节、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组织宣传报道策划了《送温暖、献爱心》、《巾帼风采》、《身边的模范》、《飘扬的旗帜》等连续和系列报道。

  二、开通fm106.6南京电台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 宣传阵地进一部扩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磨合,我台于7月24日终于开通南京电台fm106.6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新闻每周7档广播新闻节目,每档保持在8条,以求新闻的信息量。其中周一——周五新闻周六、日为一周新闻回顾。不少听众反馈,对于新闻宣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较好的实现了“让栖霞新闻传得更广、传得更远”的外宣目标。

  三、强化定位,扩大视角,推出栏目

  在开播仪式上,双方领导签署了联办节目协议。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分别讲话,对栏目的开播表示祝贺,并对节目的制作、运作提出了要求。栏目将建立了严格的审片制度。栏目合作双方每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和总结会,从节目的构思选题、拍摄的方法技巧、制作的艺术品位等方面总结经验,以提高节目质量。该栏目致力于报道法院动态、普及法制教育、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发展。在筹备期间,区人民法院、区文广局等单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台整合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了栏目组。

  《法院在线》栏目设置“特别报道”、“直击庭审” 、“法官风采”、“法在您身边” 等子版块。该栏目每月播出2档,每期节目时长为8-10分钟,在本台黄金时段播出。全年播出11期《法院在线》栏目。由于时效性强、视角独特、贴近生活,倍受全区群众的欢迎。

  (2)、再推并创新《走进直播室》节目形式

  根据区机关工委和区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本台从8月底再次推出今年的《走进直播室》节目,为此我们改革和创新了节目样式,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以访谈过程为主体,适时插入相关画面,发挥电视优势。从节目的序、开头、主体、细节、结尾、解说,等一系列环节中都作了精心的策划安排。已有6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领导走进直播室接受采访。节目始终贯穿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取信人民”的节目宗旨和机关作风、办事效率等理念。展示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明确采访内容和话题,提前做好与采访对象的交流,现场画面拍摄等组织、调度工作。

  (3)、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资源平台,与区教育局联办专栏节目——《栖霞教育》。全年播出将近27档,受到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关注和好评。

  四、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一是实行绩效挂钩,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每月一次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以会代训,评点新闻节目得失,指导记者工作,研究安排下步工作;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安排人员外出培训,考虑到不少记者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专业水平相对不是很高。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以求提高专业水平,请市局专家上门指导,观摩兄弟单位新闻节目。上半年,分别派出新闻从业人员分别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远程教育、省市广播电视部门等举办的业务培训共10人次,进一步强化了业务技能建设。

  直播活动总结篇4

  [关键词]传播类型;《恐怖直播》;心理分析;受众

  对批判性的现实主义电影的探索,韩国电影历来都是不吝使出浑身解数。近年来有讲述学校教师和人权运动者力图揭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背后黑幕的《熔炉》;也有以弱智人被执行死刑讽刺现实社会利益勾结的《七号房的礼物》;更有触及军事独裁政府犯罪暴行的政法题材电影《辩护人》。而电影《恐怖直播》在内容上另辟蹊径,以媒介传播为主要切入点,展现了一出在当下“富媒介社会”,电台、手机和电视直播等传媒手段酿成的巨大惨剧。

  本文旨在通过传播学的传播类型“四分法”,即人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进一步剖析整部影片的剧情创作,分析其现实社会生活传播工具运用,阐明其现实批判意义。

  一、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情节之变

  人的自我传播也称内向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1],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内向传播的环节。人际传播则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2]。

  影片《恐怖直播》中的自我传播主要围绕两大主角尹英华和朴晨佑而展开,也正是在这两人复杂的内心变化和情绪波动中影片跌宕起伏,矛盾也从而层层深入,剧情结构在这单调的线索中生长出不单调的枝丫。原本一次正常的关于政府税金改革探讨的电台播音活动,因为一位带着积压已久的不满和愤怒的场外电话连线人士的接入,使得播音活动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干扰。播音员尹英华出于一个专业主持人对节目效果的考虑,不得不强制中断此次电话连线。未曾想,正是尹英华的这一职业要求的举动,成为整部影片矛盾的导火索。朴晨佑之所以愿意打电话通过电系到尹英华,是希望能通过这个知名度极高的主持人在公众面前的调解得到内心的情绪宣泄和抚慰,以缓解心中积压多年的不满和愤懑。不曾想,刚刚出任电台节目“Daily Topic”主持人一周时间的尹英华内心也同样有着太多的不快:刚刚离婚且深陷受贿丑闻而被降职。墨镜的掩映下,尹英华在节目录制期间除了嘴唇的不停张合,面部表情不曾有过一丝变化。无法洞察的内心神游状态与主播专业的“老成”技能,都为影片的第一次矛盾爆发埋足了伏笔。

  当突然面对一个来者不善的场外连线听众时,尹英华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倾听其偏离节目主题的内心愤懑宣泄,甚至当对方扬言要炸掉麻浦大桥时,更是极不耐烦。这对于积郁已久的朴晨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刺激,本就谋划许久却又一直处在犹豫阶段,朴晨佑的内心对自己的行为充斥着未知。以自己先前做好的充足准备,在首尔的政治金融中心完成一次震惊全国的恐怖活动是完全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但这并非他的本意,以恐怖威胁为手段只是想为父亲和他的工友们获得一丝原本属于这群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命尊严。所以,即便是炸弹已经安放完成,朴晨佑也没有迅速引爆,而是连线电台节目主持人尹英华――这个父亲生前最信任的公众人物,抱着最后一丝幻想,希望能借尹之手在公众面前发泄和得到抚慰。然而尹英华极不耐烦也不负责任的这句话则刺激了朴晨佑受伤的心,两颗如同火星四溅的炸弹发生了猛烈的碰撞,麻浦大桥也随之爆炸,正式拉开整部悲剧的帷幕。

  自我传播的作用随后得以延续,当尹英华面对突发的爆炸事件时,旋即取消了报警行动,重振自身事业的私欲让他想到的却是和朴晨佑合作,上演电视新闻直播的好戏来疯狂赚取收视率。尹英华的内心是躁动的,这颗被世俗的大染缸熏黑的私欲之心让他再一次看到了事业晋升的希望。充斥着对高官厚禄的内心渴望,躁动已久的赌徒之心迅速灼烧,他再一次期待能借此机会上位,重新受到上级的宠幸、妻子的理解和观众的信任。然而当他选择出卖自己的工作伙伴搏上位,将恐怖袭击当筹码与合作直播时,已经在迷途上越走越远了。这一自私自利的决定不仅让他成为爱情、事业和朋友尽失的孤家寡人,也成为这场灾难的强化剂,让场面变得越发不可收拾。由此整部影片的剧情结构更进一步展开,为后续的起承转合埋下了伏笔。

  影片最为动人之处当属结尾时尹英华在演播室同朴晨佑一番打斗之后,在朴晨佑命悬一线时的交流。至此两人彻底摆脱了电话的传播中介,也不再顾及电视直播背后的受众反应,他们作为“参与者在一对一基础上的直接沟通”[3],在这一时刻同为社会受害者和上层阶级的替罪羊,相同的对话平台、平等的话语权、互相利用的私欲也都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就是这样“一个人使用语言讯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4],让尹英华一瞬间仿佛又洞穿世事,明晰自己和朴晨佑已同为沧海一粟的现实社会受害反抗者,他们的力量杯水车薪,茫然死去也不会对社会产生根本的触动。

  二、组织传播的“内外”碰撞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内部的传播是为了协调关系,提高内部的运行效率;外部的信息交流是为了适应环境,满足社会对其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的。影片中的组织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在整个恐怖事件直播中互为抵抗、互相制衡,成为直播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源泉。两者在同一时空进行,面对的是相同的受众,却又为各自利益而考虑,因而冲突不断。

  麻浦大桥爆炸后尹英华第一时间联系到车局长,希望能利用电视直播来更丰富地呈现出整个事故现场,并且利用爆炸事件的实时性和热点性以及第一手资料,在其他新闻媒体之前抢鲜。但尹英华在做出电视直播抛弃电台工作伙伴的那一刻,他看似具有宏大前景的规划中实际上也已经为其丧失人性的媒体暴力行为埋下了祸根,结果就是郑PD随后向另一家电视台举报了其不报警等违法行为。

  组织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的激烈抗争莫过于当朴晨佑再三要求总统出席道歉却不能成行,只能以第三次爆炸的时限来要挟时,车局长和朴正敏队长打着各自心中的算盘而明争暗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对电视台整体利益的考虑,车局长可谓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他口中不断重复的“收视率”三个字对尹英华期望复职的迫切心理产生诱导作用,继续膨胀朴晨佑的犯罪情绪;而尹英华也只能在朴晨佑情绪的不断加热保温下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代表政府部门前来斡旋的朴正敏队长却有着另外一番打算。作为政府代表自然是要以平息事态为主,但又碍于总统公众形象的权威性而无法请出总统来当面道歉,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尹英华来拖延时间找到。

  此时,这个组织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歧,剑拔弩张,影片也再一次进入高潮阶段。车局长引导下的组织内部传播意图明显,唯收视率是图,利益的背后却可能导致更多的无辜人员殒命;朴正敏队长引导下的组织外传播则以顾全大局为重,为反恐队抓捕争取时间,总统也就能够全身而退,但问题的祸根只会再一次短暂潜伏。不论是车局长的组织内部传播还是朴正敏队长的组织外部传播,都需要通过那个处于混沌之中的尹英华为中介来实现,继续走向那条不归之路,而生灵涂炭抑或悬崖勒马暂且挽救无辜大众的抉择让影片的情节再次步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三、大众传播的功能妙用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本是职业化和组织化的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向人数众多的受众传递讯息,它便捷、广泛、连续不断的特点深受传播者偏爱。影片中的人物也都深谙其特性并且都为我所用,期望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阶层成为利益既得者,然而物极必反,造就的局面如同片名一样成为一场“恐怖直播”。

  同为电视从业者的尹英华和车局长最初是处于统一战线的,他们希望抓住观众的猎奇心理,将的电话连线直接呈现在电视上,从而极大地提高节目收视率来为自己加官晋爵。在尹英华面对车局长和朴正敏队长不同报道要求的两难抉择时,车局长甚至将电视画面切换,威胁尹英华服从自己进行扭曲的新闻直播报道,持续恶化和的胶着状态,继续拉动收视率的提升。此时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不仅没能发挥自身的正面效用,反而成为他们手上的工具,以片面新闻真相迷惑了受众,让他们活在了“拟态环境”[5]中,间接地感知来源于真实环境却并不真实的信息。

  警察厅长周津哲之所以出现在直播镜头前,一方面是为了代表政府部门出面与斡旋来赢得抓捕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引导舆论。然而,有效的舆论引导应该是双向交流的,周津哲作为传播者应当注重了解的需求和情绪变化,并在朴晨佑做出异常反馈后及时调整才会有效。简单粗暴的灌输这样一厢情愿的行为,不仅未能收到期待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相对而言,朴正敏队长则更熟悉犯罪分子的心理,引导尹英华在电视直播当中适时安抚朴晨佑躁动的情绪,并做出总统即将出面道歉的承诺;然而,他却没有考虑到这种不切实际的承诺一直没能得到执行反而会让朴晨佑有当众受骗的被玩弄感,最终的结果也就跟周津哲殊途同归了。终于,麻浦大桥和SNC旁边巍然耸立的大楼都灰飞烟灭般倒下,朴晨佑毁掉了物质上的总统和权威,却也倒在了不曾动摇过的制度和社会现实扬起的灰烬中。

  因为父亲对尹英华的刻板印象,让朴晨佑想到了通过大众传播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告慰父亲和工友的在天之灵。朴晨佑选择以电视为媒介的大众传播作为手段,利用受众的猎奇趣味和恐慌心理来逼迫总统道歉有着其高超之处,但他却没有考虑到总统的威信和公众形象也正是在以电视为媒介的大众传播中树立起来的,这样自毁长城的事普通人尚且难以做到,何况总统是代表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首脑,如此大的转变在现实社会还是难以实现的。

  四、结语

  尹英华最终按下红色按钮,爆炸的那一刻他空洞的眼神死死地盯住了镜头,他的面部表情毫无变化,肌肉僵硬,是社会和政府的冷血无情的最好印证。他已取下了那副影片开场时戴着的墨镜,墨镜背后的眼神原来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却又如两枚公众道德的重炮击中了每个观众的内心,令人情不自禁地审问自身。

  这部融贯所有传播类型的电影,导演将各类传播类型的运用与人性的批判融为一体,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叙事格局将一出恐怖悲剧在观众眼前直播。不仅仅是韩国电影中呈现的情景如此,我们的生活往往也是这样,任何事件都需要新闻报道后,在社会舆论的不断发酵下才会受到正视,而被忽视的却总是大多数。个人的牺牲永远都无法撼动整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和事不关己者,拯救大兵瑞恩式的人性光辉早已不复存在。这是现实的社会,也是每个人共同的社会,只是每个人都参与无关痛痒的按钮,才集结酿成了最终的悲剧,变成了恐怖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

  [2] 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5.

  [3] [美]泰勒,等.人际传播新论[M].朱进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6.

  [4] James C.McCroskey,Virginia D.Richmond,Robert A.Stewart.One on One,The Foundation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New Jersy:Prentice Hall Inc,1986:2.

  直播活动总结篇5

  内容生产是媒体的主业,做好内容生产,才能拓展媒体的影响,推进自身的发展, “内容为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江苏广播以“四化”提升内容,做到了正确引导舆论,规范节目生产,提高传播水平,公信力和美誉度在受众中得到持续提升。

  一、舆论引导贴近化

  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宣传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作为主流媒体,江苏广播是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舆论平台,是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对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改革不断深入所形成的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多元,时时刻刻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江苏广播的应对之策就是贴近、贴近再贴近。

  一方面,唱响主旋律、营造主流舆论氛围是主流媒体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组织大型新闻行动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大型新闻行动一般属于非事件性主题报道,要想做到“三贴近”,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创新形式,挖掘内容的新闻性。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2009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江苏能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全国大局有着重要意义”的要求。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江苏广播就率先在全省启动大型新闻行动《信心江苏》,在形式上破天荒地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了13场现场直播,将直播车直接开进了与话题关联度高的企业、街道和校园。在内容上,我们紧扣“提振信心”主题,选取了一系列有代表性、有故事性且为广大听众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现场直播的展现,赋予其灵动感和时鲜感,让听众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现场的真实和内容的贴近,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收听兴趣。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的该时段平均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表明,这样的舆论引导实现了有效到达。

  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焦点,既是媒体舆论引导的难点,更是媒体打造责任平台的重点。江苏广播的做法是,对社会舆论实施富于技巧性的正面引导,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媒体信息服务的同时,逐步形成主流舆论认知。以南京地区因日本核辐射危机而引发了抢盐风波,江苏广播除及时政府相关信息外,还用事实、数据对食盐能保证长期安全供给进行了跟进解读,在公众对权威持怀疑态度时,及时为他们释疑解惑,与多家媒体一道,为及时平息事件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突发事件的应对考验着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南京“7·28”管道泄漏爆燃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江苏广播即播出了相关报道,同时启动了台内的舆论引导应急机制,对参与报道的新闻、交通、健康等频率的新闻节目提出了具体的宣传口径要求,既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及时报道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现场组织救援的情况,也从有效化解群众的疑虑入手,及时澄清谣言和杂音,把群众情绪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事实证明,我们的报道是有力、有效的,用贴近的方式传达了党和政府的声音、通达了社情民意,服务了百姓生活。

  二、节目生产规范化

  广播节目是精神产品,这就注定了它不能像流水线一样生产,也不能像技术人员监督检验一般产品那样检查其是否合格。广播节目大多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节目生产样态,这就注定了它的呈现一定是多姿多彩且富于个性的,江苏广播的《嘀嘀吧吧早上好》、《阿松生活网》、《开心方向盘》、《阳光倾城》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节目生产进行必要的规范化设置。

  一方面,在基本要求上进行规范。首先是要把握正确导向,坚持正面引导,做到节目格调清新、内涵丰富,确保安全播出。具体而言,新闻类节目要做到内容与提要编排得当,有较强的时效性和较大的信息量;专题类节目要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对象性强,内容选择能贴近社会关注的话题;文艺音乐类节目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则,保持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相统一。其次是主持人要做到持证上岗,使用标准汉语普通话主持节目,语言风格要与节目宗旨贴切,体现节目方针,把控节目进程,播报自然流畅,一般应在题头结束后30秒内开场进行自我介绍或介绍节目大纲。再次是节目制作质量要做到稳定达标,节目题头、片花、间隔乐、宣传(片)语等要与节目内容和谐一致,背景音乐要使用恰当,做到准时完整播出,切换自然流畅。

  另一方面,在节目构成上进行规范。节目内容要做到配比合理,既给受众以充分的信息,又使节目紧凑流畅,可听性强。我们对一些节目的内容配比作了具体规定,比如每档新闻播说类节目(滚动新闻节目及非新闻广播部制作的此类节目除外)自采新闻应不少于总内容的50%,录音报道不少于总内容的50%,24小时内发生的新闻不少于总内容的80%;舆论监督类节目办结投诉反馈内容不少于总内容的30%;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内容不少于总内容的30%;综艺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内容不少于总内容的25%;类型化音乐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内容不少于总内容的8%;非类型化音乐节目30分钟内容内歌曲量不超过5首、60分钟内容内歌曲量不超过10首等。栏目设置要遵循合理与适当的原则,做到与整体节目和谐统一,栏目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呼应。

  再一方面,对各频率播出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区隔。如两套新闻频率,新闻综合广播(AM702)采用新闻加专题的形式安排节目,新闻广播(FM93.7)采用半小时滚动直播的式方式播出,突出时效性、权威性;两套音乐频率,经典流行音乐广播(FM97.5)和流行音乐广播(FM89.7),主要从目标受众的年龄上进行区分;两套文艺频率,文艺广播(AM1053、FM91.4)主要播放戏剧、戏曲节目,而故事广播(AM585)则以长篇小说连播为主要内容。随着人们对广播的收听由户内向户外延伸,由收音机向移动收听设备延伸,由固定收听向随意收听变化,我们着力打造伴随性极强的“后类型化广播”,即不单是以频率为单位采用格式化手段进行类型化播出,还在打造全频率概念的同时,极力塑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灵魂地位,使得听众喜爱某一主持人和某一节目,进而接受整个频率。

  三、公共服务品牌化

  作为主流媒体,在承担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同时,有义务负起公共服务的责任。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主流媒体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就必须自觉高擎起公共服务的大旗,以凸显其社会公信力而赢得更多受众。在这方面,江苏广播的做法是让公共服务品牌化。

  在做优公共服务栏(节)目品牌上下功夫。如《新鲜农村》是一档专门为农民朋友开设的节目,其前身为50多年前开办的《农村节目》,在江苏大地特别是广大农村有着相当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档节目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不再是简单地唱唱“四季歌”,做做致富导航,而是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方位引领“三农”的实践。《小星星》也是有历史的一档品牌栏目,近年来,随着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以及通过与江苏省文明办等单位合作组织多种为小朋友和家长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节目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都有了提高。如果仅仅从经营创收和收听指标的角度,这样的节目当在被调整乃至取消之列,因为,农民和低幼未成年人都不是客户锁定的目标人群,而且,这两类人群都不在收听调查公司的调查范围之内。但我们并没轻视这样的节目,反而在人力配置和评估考核上给予倾斜,如在《节目综合评估体系》中,明确对《新鲜农村》、《小星星》这样的对象性窄播化节目,因受到收听率样本户取样(10岁以上城镇人口)的限制而给予5分的加权。此外,我们还开设了为听众提供维权服务的节目《政风热线》和《交广双声道》,医疗卫生服务节目《名医坐堂》、《阿松生活网》,传承中华文化精粹的节目《梨园漫步》,以及专门为老年听众服务的节目《美丽夕阳》等等。这些节目可能并不能为江苏广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却能带来主流媒体在听众中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可喜的是,上述节目都在江苏广播每年一度评选出的十大名优节目中榜上有名。

  在做优公共服务活动品牌上下功夫。江苏广播一年一度的“听众服务季”,会为听众送上许许多多、真真切切的贴心服务,送法律、送健康、送欢笑、送祝福,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养老福利院,江苏广播的关心与关爱被播洒到全省各地,特别是作为“听众服务季”收官之作的听众晚会更会为广大听众奉献上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作为江苏演艺活动重头戏的新年音乐会和作为全国戏曲广播联盟发起台的保留节目中秋戏曲晚会,也都已成为江苏广播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线下活动一直是江苏广播人致力从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竞争,办“看得见的广播”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广播主持人也充分认识到只有走到听众中去,与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赢得听众的青睐。所以,除去上述几项由广播传媒中心直接牵头组织的大型活动外,各事业部、各频率、各栏(节)目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加在一起不下200场,培育出了代表委员进社区、政风热线环省行、明星DJ艺术团巡演、森林音乐会等公共服务品牌,它们对拓展江苏广播的影响力和公益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宣传管理体系化

  江苏广播对宣传管理历来十分重视,出台过《频率资源整合与定位管理办法》、《节目设置管理办法》、《节目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宣传管理制度,特别是近两年来《节目综合评估体系》的实施,更进一步完善了宣传管理体系,提升了宣传管理的科学性。

  直播活动总结篇6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分支,文化传播研究有自己的边界。所谓“文化”,指的是以观念形态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即钱穆所谓:“文化”是关乎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层面,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的东西川。“传播”则是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义,指的是信息经过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而实现的交流及其影响。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关注文化通过社会信息系统得以传承的问题。事实上,“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人类正是通过文化的代代相传,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其中传播者(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人)和受传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传播内容指的是传播活动具体传递了什么性质的社会信息,它们涵盖了传播活动的基本方面,传播学者在文化传播史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这三个维度来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学者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并例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传播主体研究方面,大陆学者关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较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特别是活动者的身份、在何种传播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行,造成何种社会影响,试图以此另辟蹊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重新评估。

  其中,文化传播活动主体的社会身份及其方式研究可谓关注者众,成果也较多,不乏有意义的创见。1988年出版的吴予敏的《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堪称内地最早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尝试之一。该书在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例如作者指出不同于西方,作为古老的农业文明,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如家族、乡社、职业社团、信仰团体等等通过家教、社祭、乡帮行会的活动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播和维系着传统文化。李彬的《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成书时间亦较早,作者将目标聚焦于唐代,指出其时的社会信息传播分为官方、民间和士人三个层面,与它们密切相关的官方主导文化、大众民间文化和士人经典文化由此形成。毛峰的《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05年出版,对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核与传播方式进行了深人辨析,例如作者总结传统中国的特色之一即在制度设纳言之官主管审查政令,三礼之官总掌祭祀,典乐之官主管全国教育学术文化,司徒之官负责敦风化俗协调人际关系,“四官”不但负责实际事务,同时都担负着传播文化,在精神上引领民众的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大陆出版了数部中国传播史,如李敬一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及《中国传播史论》、周月亮的《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王醒的《中国古代传播史》、赫朴宁与陈路等合著的《中国传播史论》,尽管在侧重点上与前几部专著不尽相同,但大多史论结合,不但向读者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现象,还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其中在关于传播者的身份研究方面,多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现象加以特别关注,例如李敬一特别指出,中国社会向来重史,史官制度完备,史官记事对于纪录和传承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王醒亦提醒读者,中国的邮骤官员及其系统自夏商周时代即已有之,作为官方所建立的社会信息系统一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播者如何进行文化传播活动由其传播思想决定。就文化传播而言,先秦阶段的中国文化轴心时代辉煌灿烂,儒、道、法等诸家不但创立了诸多原创性的思想学派,亦注重强调以不同的方式把它们传播出去,或游说或著书或官方化或转向民间,于无形中开创了中国传播思想之源因而探讨这一方面的文章数量较多,较早的如陈力丹的《子的传播思想—读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对前一时期吴予敏专著内容的回应,还指出孔子思想本身即是为己存在的社会毛序赋予了合理的灵魂,使强硬的权力关系转化成自上而下合伦理顺从,即伦理权力化,中国传统社会以政治权力为核亡的结构由此而起。其它对诸子传播观的专门研究也比较多例如余晓莉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道家思想理解为“愚民”,道家之“无为”是针对需索无度的统治者提出的,事实上道易提倡“爱民治国”,也从未放弃以言载道的努力,只是他们弘调语言的暖昧和模糊性,提出“行不言之教”,提醒人们非言传播的重要性,谢清果则集中探讨道家语言传播的才真意向和求美旨趣。张翅、刘亚玲仁川关于法家传播思范的评估亦有一定交集,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张翅总结更多地关注法家自身的特点,指出法家重视“法”的大力传播和普及,而对其它文化传播活动主张实行极端的控制政策,刘亚玲则认为儒家和法家看似水火不容,但在传播思想上却有札似之处,比如都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及高明的传播技巧。200年金冠军和戴元光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推思想史》古代和近代传播思想共三卷(现当代部分为一卷)体大虑周,以时代为背景勾画出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发展的轮廓。

  (二)传播媒介研究方面,学界查考中国文化传播活动中不同的媒介所起的作用,怎样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对传统社会的影响。

  据此,相关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关注承载文化信息的各种传统符号形式:例如1990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一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即以相当篇幅论及中国传统的文字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纯粹是声音符号,而汉字取象为主、声形相拼,乃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因此具有超强的保存与整合文化信息的能力,几千年来汉字一脉相承从未中绝,不论任何地域而文字一直保持了同一性,造就了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但文化始终完整统一的局面。2.区分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孙旭培、王怡红、阂大洪等在学者合作的《华夏传播论》,中全面总结了从声音到服饰、建筑等多种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载体的物质形式,例如王怡红指出中国古代的官式建筑以作为专制权力象征为己任,扮演着传播皇权至上意识形态观念的角色,古代民居的布局、朝向等特征则可以视为伦理秩序观念的具体表现。毕跃辉《论文献载体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指出文献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以文献的物质载体论中国古代常见的种类有甲骨、金石、简犊、嫌帛和纸,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不同情况,甲骨和金石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后一直是最主要的文献载体,简犊的使用时间介于前者至公元5世纪,缴帛则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而纸张自公元1世纪至今仍是文献保存和传播的最佳介质。事实上作为最早使用纸质文献的古老文明之一,纸质文献对于中国社会意义重大,而中国古代的纸质文献种类与作用亦各不相同。于翠玲的《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征和它存在的意义,并深人社会背景,考察不同时代和种类的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造成的影响,亦有学者探讨时事传播的纸质载体一一邸报,较早的文章包括尹韵公的系列论文《南宋都城临安的“卖朝报”与“消息子”及其他》和《明代邸报与明代历史》,徐枫的《宋代对出版传播的管理和控制》等。3.总结文化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媒介技术: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李敬一在《中国传播史论》辟专章探讨活字印刷、蔡侯纸的发明在传播技术史上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基于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纸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在世界传播史上都是无可置疑的重大事件。王醒亦详列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历史,特别是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于毕异外尚有木活字、泥活字等技术出现,指出活字印刷的意义在于信息的批量生产而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已经部分做到,但由于社会条件所限中国古代的印刷事业一直停滞不前。

  (三)内容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不同领域传播活动的内容为主,尤其是那些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充分、独具特色的领域,总体说来,内地学界对政治传播、文学传播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较为充分的领域着力较多。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即已经开始,直是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吴子敏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领域的传播事关君主专制政体如何运作,其中内容不外乎君临之术和臣奉之道,他和周月亮均认为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的制度结构具有对于政治信息和社会舆论超强的控制能力。后来的研究者更进一步细化了对此课题的研究,例如黄鸣奋的《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专门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君臣之间的讽谏传播,从讽谏传播的主体、传播手段、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专门考证;陈谦的《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则认为在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中,由于向来是政权兴衰系于君主一人、君尊臣卑和严格控制信息传播使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传播观的基本表述。李晓瑞的《政治谣谚: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则发掘了历来多被视为民间文学的谣谚,指出政治谣谚具有严肃的政治内容,是民间心态和意愿的非正式表现,是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

  在文学传播的研究方面,虽然过去对某一种文学题材的流变史研究在古代文学的学科范围内早已有之,但是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相当一批具有文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始尝试使用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人了传播研究的领域,甚至有人提出建立。文学传播学”王兆鹏06年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即已实践了这种设想。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分析于文本之外的促使文学作品流行的要素,例如白贵的(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提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传媒不发达的条件下,诗歌作品的流传范围有限,诗话作者作为评介者对于诗歌的品评往往就左右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陈大康的《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指出人们过去往往忽略了在古代通俗小说的流传中,书商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宋莉华的《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认为古代小说特殊的包装形式—插图、评点,对于增加读者兴趣宣传通俗小说有着很好的效果;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等则指出晚清大众传媒的出现才引发了近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现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这种研究集中于传统文化对于今人的影响,例如樊星的《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探索》即试图寻找当代中国作家身上的传统文化之根。

  总体而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传播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得到了共识,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并深深地影响了自古及今的中国社会。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毕竟刚刚起步,总体而言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量,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框架尚未完善,在以下三个方面尤有缺憾:

  1.文化传播史的史料梳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化传播史料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点。尽管以往其它学科对纵向的千年文化传承史和横向的文化交流史(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也有所关注,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传播”本体的考察,势必产生新的发现。

  直播活动总结篇7

  传播者与受众生成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关系

  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与客体。主体不同,价值客体不同,主体追求的价值不同,形成的价值关系自然不同。

  首先,从价值主体角度看,传播者和受众是两个平等独立的主体。

  传播者与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受众是信息产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受众追求的是高质量的信息产品;传播者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传播者追求的是良好的传播结果。所以受众关心的自然是信息产品的质量,而且这种关心,往往表现为对现成的、个别的信息产品质量的关心。与受众不同,传播者不仅长期地、始终如一地、全方位地关心自己生产的所有信息产品的质量,也关心信息生产的整个过程。因为良好的传播结果,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连续不断的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广泛传播带来的。因此,传播者总是积极地对整个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规划、协调、引导、把关,既在宏观上掌控新闻传播活动的大政方针和运动方向,又在微观上对传播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进行精耕细作。比较而言,作为传播者服务对象的受众,既不像传播者那样积极主动,也不像传播者那样全方位投入。

  此外,由于职业传播活动是一个涉及面广、流程复杂、需要协作完成的系统工程,所以传播者总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而明确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则是团体存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受众不同。受众总是以分散的个体形式参与传播活动,这种个体性,使受众整体的价值目标显得模糊、不明确、不自觉。这也是传播者与受众作为主体的重要区别。

  传播实践和大量的理论研究也表明,传播者不是受众的附庸和尾巴,受众也不是传播者百发百中的靶子。作为利益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某种意义上,如同商家与消费者,双方既相互依存,也各自独立,构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其次,从价值客体角度看,传播者与受众各有自己的价值客体。

  传播者与受众涉及的价值客体,均可分为三类,如下表:

  价值客体相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体相同;二是该客体承担的价值相同。据此判断。二者的第一类价值客体明显不同,无须赘述。第二类、第三类客体相同,但承担的价值不同。

  众所周知,新闻信息是传播者为满足受众的消费需要而生产的精神产品。正如厂家生产的商品,受众作为顾客,获得的是这种产品本身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也即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价值。传播者获得的则是这种产品的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很明显,对传播者与受众,新闻信息承担的并不是同一种价值,显然不能视为相同的价值客体。

  传播结果作为价值客体,与新闻信息类似,但内涵更加复杂。

  所谓传播结果,指的是传播者主动、具体的传播行为结束后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和消费行为产生的结果。对传播者来说,传播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受众获得新闻价值满足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认识、思想、情感或行为上的变化,尤其是沿着传播者引导方向的变化,具有实现传播者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意义。也就是说,受众在享用传播者创造的新闻价值的同时。又创造了传播者所需要的社会价值。第二,受众获得信息满足时的经济支出,为广告耗费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等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传播者所需要的经济价值。因此,传播结果对传播者来说,既具有社会价值,叉具有经济价值,它直接满足了传播者的需要和最终的价值追求。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传播结果中的两种价值统称为传播价值,因为它是通过(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带来的价值。对受众来说。传播结果既是价值享用的过程。又是价值付出的过程,但无论是享用还是付出。都在创造传播者所需要的价值客体。如果说新闻信息是传播者的直接劳动成果。那么传播结果就是受众的直接劳动成果。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播者与受众交换直接劳动成果的过程。因为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通常不能直接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获得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像企业制造的产品、农场主生产的粮食、饭店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等。无一不是如此。所以,传播结果对于受众,正如新闻信息对传播者一样,是一种具有交换价值或手段性价值的客体。可见,传播结果同样不能视为相同的价值客体。

  另外。两种不同的价值关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两个主体追求的价值不同。

  作为主体。受众追求的是新闻价值,传播者追求的是传播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信息自身所具有的符合受众需要的属性或功能,即消除不确定性的价值。传播价值(新闻信息的传播带来的)是传播结果所具有的符合传播者需要的属性或功能。具体讲,就是传播结果具有的实现传播者的社会理想、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价值,提升传媒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价值,获得传媒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价值。总之。传播结果具有满足传播者社会理想和物质追求的双重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价值与传播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其区别大体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的主体和承担价值的客体不同。新闻价值的主体是受众,客体是新闻信息;传播价值的主体是传播者,客体是传播结果。第二。价值的本质内涵不同。新闻价值本质上是信息价值,是精神价值。传播价值既包括精神价值。也包括经济价值。而且经济价值在传播价值的构成中,或者说在传播者的价值需要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因为它是媒体及传播者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些商业媒体中,甚至视之为首要目标。第三,价值的尺度不同。新闻价值的尺度是受众的需要。传播价值的尺度是传播者的需要。第四,价值实现的方式不同。新闻价值实现的方式比较简单,受众个体通过视听或阅读信息,新闻价值即可实现;传播价值通常是通过收视率、发行量和广告量,以及受众热线反映、受众市场调查等方式来表征和体现。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方式相比。传播价值的实现方式要复杂得多。一是因为受众是模糊分散的,因此传播结果就具有模糊性和分散性,传播者要准确地把握传播结果、充分挖掘传播结果的价值,必须进行成本高且复杂的市场专业调查:二是由于受众的新闻价值满足是可以间断的、不连续的,而传播者的价值满足必须通过长期连续的方式才能实现。这些都导致了传

  播价值实现方式的复杂性。

  两种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闻价值的实现就是传播结果,传播(结果)价值的实现就是传播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受众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是新闻价值关系。传播者与传播结果之间形成的是传播价值关系,而不是新闻价值关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两种价值关系的展开。

  区别两种价值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区分传播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区分两种价值关系有利于澄清新闻价值理论的基本内涵。诸如什么是新闻价值关系,什么是新闻价值主体与客体,什么是新闻价值及其尺度等。目前,有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膨胀新闻价值理论的倾向,不仅把传播者和受众均视为新闻价值主体。而且把新闻信息之外的新闻事实、传播效果,甚至还有新闻传播业均视为新闻价值客体,企图借此构建宏大的新闻价值理论体系,其结果只能丧失理论的明确性和指导意义,成为自我颠覆、自我解构的一场学术游戏。

  区分两种价值关系,也为合理解释传播现象,深入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多论者在突出受众中心论的同时,忽视甚至否定了传播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立的价值追求。只强调传播者的价值创造、价值贡献,而对传播者的价值满足、价值实现的独立性、正当性含糊其辞。此外,我们总是习以为常地反复从党和人民的要求等角度,强调媒体的舆论引导责任,而没有从传播者内在的价值追求中寻找理论根据。所以在现实中,管理者不断地反复地对传播者施压,以增加外在强制,而媒体引导舆论的内在追求反而受到压制和挫伤。因此,我们不仅要承认传播者对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在性、独立性,也要承认传播者对经济价值追求的正当性、独立性。当年曾一度覆盖全国重要城市的《北京青年报》和一度覆盖上海周边城市的《新民晚报》,都因考虑到经济效益而对发行空间进行了主动收缩。尽管其结果必然影响新闻价值的充分实现,但我们仍然认为这种调整是对传播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合理调整,是对传播价值中的经济价值的正当追求。

  既然两个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不同,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地把握传播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平衡,妥善协调两种价值追求,直接关系传播活动的健康发展。

  由于传播价值关系在传播活动中起着导向和框架作用,所以在媒体创办之初,面对极其广泛的社会需要,传播者必须从传播价值的视角考量,把传播价值凝结为本媒体的传播宗旨和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导下,确定本媒体的目标读者群体,规划本媒体的报道领域。在媒体的重大调整中,同样离不开传播价值的考量。否则,不仅自身难以生存和发展,而且整个价值活动就会丧失灵魂和方向。难以想象,没有“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和“文人论政”的价值追求,《大公报》怎会有日后的辉煌。

  在媒体的日常运作中,传播价值的考量与新闻价值的考量必须维持一个适当的平衡,长期伤害任何一种价值追求,都会妨碍新闻传播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甚至导致传播活动的崩溃。

  直播活动总结篇8

  直播被称为2016年最大的风口,网络直播平台已接近200家。但直播造就的网红们总面临着“一次性透支”的危险,如何从激烈的网红大战中脱颖而出?“斗歌大赛”便是QQ空间提出的解决方案――这是QQ空间面向全网用户的“百万造星计划”,前三名有机会得到百万级的造星平台推广资源和万元现金,甚至参演企鹅影业旗下电影的机会。这真正为参赛者们打开了娱乐圈的大门。

  QQ空间斗歌大赛是用1V1斗歌竞技的方式来决胜负,比赛上线一周就吸引了超过160万人次参与,打赏超过1100万颗星星。有来自俄国好声音的歌手、来自台湾的新生偶像,甚至还有大批的00后。其中95后的选手实力最为强劲,包揽了斗歌大赛人气榜的冠亚军。热烈的气氛连人工智能选手都忍不住前来一展歌喉,并凭借其搭载的全新情感计算框架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人工智能的加持更是让QQ空间直播平台迎来了智能化的创新变革。 线下盛典:人气主播首度与粉丝面对面互动

  夜幕降临,QQ空间斗歌大赛颁奖盛典终于在长隆海洋露天剧场拉开帷幕。出人意料的是,迎来斗歌大赛十强的是曾在线上比赛中与他们同台竞技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在直播比赛中,小冰甜美的嗓音与“毫无违和感”的互动,被网友们称作“宇宙无敌最甜少女”。紧随其后出场的是年轻人大爱的美少女团体SNH48,并给观众献上一首少女心满满的《小确幸》。

  当然,最大的主角还是QQ空间斗歌大赛新鲜出炉的冠军――丁薇,一位95后的在校女生,她将拿到价值200万元的推广资源以及企鹅影业的参演机会。 斗歌大赛完美收官的背后:直播社交新思路

  直播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技术升级;4K技术;云服务;IP化网络;高标清;网络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引言

  在广播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县级台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技术升级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亮点

  (一)4K技术

  4K技术标准:于2012年8月了超高清电视(UHDTV)的国际标准:标准对超高清电视的分辨率、帧率等进行了规范。与传统电视相比,4K技术在分辨率、帧率、和色域等方面存在优势

  1、分辨率

  标清SD:720x576(PAL),宽高比4:3,总像素约41.5万像素

  高清HD:1920x1080(PAL),宽高比16:9,总像素约207万像素

  超高清4K: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为高清像素的4倍。

  2、帧率

  超高清电视只有逐行扫描,支持帧率50P、25P等9种帧率。

  在巴西世界杯中4K转播把4K技术推向浪潮顶端。张艺谋的电影《归来》是第一部采用4K技术拍摄的中国电影,开启了国产4K电影制作的先河。可以相信不久我国将开办4K实验频道。

  (二)云服务

  简单来说,云服务可以将企业所需的软硬件、资料都放到网络上,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不同的IT设备互相连接,实现数据存取、运算等目的。当前,常见的云服务有公共云与私有云两种。公共云是最基础的服务,多个客户可共享一个服务提供商的系统资源,他们毋须架设任何设备及及配备管理人员,便可享有专业的IT服务。私有云的运作形式,与公共云类似。然而,架设私有云却需自行设计数据中心、网络、存储设备,并且拥有专业的顾问团队。

  (三)全IP化网络,多平台分发

  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全面落实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电视网络的全IP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传统的视频编播系统已无法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多平台制作、分发需求,而IP网络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灵活配置网络、快速部署,高效地传输信号,广电市场倾向于基于IP的基础架构变革。IP化将消除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之间以及电信业、广电业之间边界,形成全业务特性。

  三、县级电视台技术展望

  (一)高清并不遥远,高标清同播能够实现

  随着高清频道的试播,未来几年城市台对高清设备的购买和升级将会有一定的需求。从中央台、省台实现高标清同播到市县级台积极筹备高清的制作网,前期采访设备由高清P2、高清蓝光摄像机、小高清P2等高标清兼容摄像机的大量使用,制作系统的光纤FC非编网和万兆以太网的成熟技术,高清硬盘播出技术,直到高清有线电视机顶盒的投入市场,整个采编制播传输环节,高清技术不存在问题。预测,县级电视台3年内逐步实施高清化改造,5年内实现高标清同播,部分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台可实现完全高清播出。

  (二)全景演播室是发展趋势

  全景演播室就是演播室360度任何一个角度都可成为新闻节目的直播和制作景区。将单人或双人坐播、站播、点评播报、连屏播报等多种形式在演播室空间全部展现出来,灵活满足新闻、访谈、民生专题等多种节目形式的录制或直播。

  (三)标清转播车、高标清转播车

  各种规格档次的转播车不仅在省市台广泛使用,近两年来安徽省内至少有20多家县级台陆续添置了转播车.直播系统和车型分别有:5+1讯道模数结合依维柯车型直播车;模拟2+2讯道模拟信号全顺车型直播车;4讯道模拟信号全顺车型直播车;依维柯车型直播车;4+2讯道数字信号全顺车型直播车;5+1讯道数字信号直播车。直播车能够在两会和重要活动、大型晚会中发挥直播录播作用。如果资金条件允许,县级全可以上直播车。

  (四)网络电视全媒体平台发展趋势

  顺应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启动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广播电视的出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越来越多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知识和娱乐性的视音频节目。因此从技术的角度看,广播电视主动融合互联网,建设网络化的电台、电视台势在必行,可以增加信息的平台,扩大宣传影响面,在传播正能量方面发挥的作用,实现媒体人更大的社会价值。

  四、结束语

  县级广播电视台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会顺应发展趋势,在服务“党政宣传咽舌”基础上,发展数字高标清同步、网络智能化信息媒体平台,构建高标清数字直播车的增加新闻的时效性,发展全景演播室提升节目的观赏性、灵动性。

  参考文献:

  直播活动总结篇10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市广电局的指导下,**县广电中心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软环境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以宣传为中心、事业建设为基础、强化管理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新闻内外宣、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今年,广电中心获2007年至2008年度全省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获县级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禁毒防艾工作先进集体,并积极申报了县级文明单位。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巡视员兼办公厅副主任罗建辉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深入调研,对**广电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听到听好广播、看到看好电视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宣传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是县广电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2008年广电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和全县工作大局,坚持团结鼓劲、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宣传我县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突破和新成果,为实现全县“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1、内宣工作方面:内宣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突出重点、展示亮点、解决难点,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以年,**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在做好时政报道等常规宣传报道的基础上,对县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点工作、重要活动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一是做好全县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四次、市委三届五次和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的情况报道。

  二是做好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克服困难,顽强奋斗,全力做好低温冷冻灾害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情况。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报道了全县社会各界情系汶川地震灾区,踊跃捐款献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地震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情况。

  三是积极参与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四是做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宣传报道。在全县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期间,**县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整体发动,紧紧围绕大讨论活动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周密的宣传报道方案,通过广播电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新闻前制作播出宣传标语,在两台开设了《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积极组织稿源,及时报道各乡镇、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最新动态,挖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亮点、典型,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做好迎奥运相关宣传报道工作。宣传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宣传,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宣传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并着力做好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宣传。

  六是做好旅游节宣传报道。**县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以第四届文化旅游节活动为中心,以对外宣传为主攻方向,与省市台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根据各自特色、定位,创新和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方法,以鲜活的事实和丰富的内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集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旅游节系列活动,超额完成了文化旅游节宣传报道任务计划数,着力提高“钱王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中电合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香格里拉之声)、昆明人民广播电台、大理人民广播电台、丽江人民广播电台、迪庆人民广播电台、德宏人民广播电台、曲靖人民广播电台,组成强大的广播宣传报道阵容,开展了180分钟的全省大型连线直播报道。此次活动连线直播以“和谐**、魅力**”为主要内容,其间穿插当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水城汉代古墓群与“夜郎古国”、会馆寺庙、堂琅古乐、红军长征过**、斑铜工艺、铸钱局及**的名城、名镇、名山、名川、名人、名鸟、名吃等,同时还向听众介绍了这次节会的相关活动情况,通过这次“八方名嘴话名城”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宣传面,增加了**知名度,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是做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召开期间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工作。广电中心两台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全力以赴做好全县扶贫开发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扶贫工作亮点,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及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在**的隆重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八是做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拍摄制作一部专题片,专题片采用纪实、采访、对比、旁白解说等叙述方法,通过大量的前后对照背景图像,全面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改革开放三十年、辉煌成就谱新篇”的宣传专栏,推出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报道,宣传报道我县各项纪念活动,有计划地刊播背景资料、纪念文章、回忆访谈等,全面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时段播出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歌唱改革开放、歌唱**的歌曲。

  此外,**电视台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筹划,先后开办了《为党旗增辉》、《建设纵横》、《政法之窗》等栏目,突出了“三贴近”和服务功能。**人民广播电台适时开办相应栏目,在原来开办的《**新闻》、《与你同行》、《科技文化进山村》栏目的基础上,开办了《扶贫攻坚在乌蒙》、《**旅游》、《关爱女孩》、《回眸30年,精彩**》等专栏,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我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播出了《亮剑》、《狼毒花》、《恰同学少年》等一大批革命题材的优秀剧目,全年共播出40余部,深受群众喜爱。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电视台本台共发新闻2285条,专题28部;**人民广播电台在本台播出新闻2186篇、专题38部、专栏58期。

  2、外宣工作方面:外宣工作中,**县广电中心进一步加大与省、市媒体的综合协调与合作力度,通过精心选题,组织有影响的宣传报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县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通过不懈努力,今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了**电视台与曲靖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扶贫模式典型经验报道《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小资金有大作为》。这条新闻的播出,标志着我县新闻对外宣传工作历史性的实现了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节目的零突破,大大提高了**的知名度。**人民广播电台积极向上级广播媒体编发稿件,与曲靖电台合作的专题《中华一绝——**斑铜》于4月3日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之窗》节目采用,并在国际互联网上登载一个月,最大限度地宣传了**,扩大了**的知名度。

  据统计,1至9月,**电视台在中央台播出新闻2条,在省电视台共播发新闻83条,预计年底可达到100条左右,可居全省前2位,在曲靖台播出新闻233条,专题12部;1至11月,**人民广播电台在在市台播出新闻791条,省台播出新闻8条。

  (二)节目创优

  在增加节目制作、播出数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节目创优工作力度,创作出了一批质量好、有深度和影响力的广播电视作品,在省市级新闻、专题评奖中多次获奖。**电视台在全市各类电视新闻评奖中,先后获得二等奖2件、三等奖2件。电台获得省级三等奖1件,市级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

  (三)事业建设

  1、抓好“866”工程试点村的广播电视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根据县委、政府要求,广电中心全面实施好“866”工程试点村的广播电视项目建设工作,为确保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在各项目点分别派驻一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技术员负责安装调试,为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认真抓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广电中心把此项工程当作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来认识,认真进行研究和部署,及时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项目进行选址、规划。通过努力,已于5月29日正式投入试播运行。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县城附近未通有线电视的12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共计7132户,29197人能够无偿收看到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标志着我县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阶。

  3、抓好508个“村村通”工程项目点建设。根据我县在“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县拟建设“村村通”工程项目点508个。县广电中心把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广电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建设指标。经过努力,2008年6月争取到了508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国家要求采用直播卫星覆盖方式,即每户1套地面卫星接收站,可以收看收听数十套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县广电中心已经按省广电局要求组织完成了辖区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测试工作,由于中央、省市目前建设方案未定,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4、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牵头,15个单位参加的2008——2009年度文化科技“三下乡”于2008年12月12日在我县举行。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这项活动,把“三下乡”活动当作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完成,多次与省广电局沟通协调。通过努力,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为支持**县广电中心做好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赠送**县价值77100元的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包括工程型数字卫星接收机40台,卫星地面接收天线30套,钟控扩音设备20套,21寸彩色电视机20台。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四)安全播出

  为确保网络传输安全,广电中心自始至终严抓安全播出工作,坚决防范“”等敌对势力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反动宣传等破坏活动。在日常管理中,广电中心强化安全播出意识和管理,严格按照“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消除隐患,抓出实效”的安全播出原则,完善了安全播出及传输工作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和专人负责制度,明确安全播出领导机构、人员及所属各部门职责,制定完善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与网络公司**支公司加强协作,认真落实加强安全播出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值班规定,确保机房24小时有人值守。加强设备、网络维护及转播节目的监播、监看,保证联络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要问题及时上报,特别在节假日、国家、省、市重大会议及活动期间,精心部署,严防死守,中心领导亲临现场直接检查,坐阵指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五)机关效能建设

  为全面加强单位效能建设,努力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根据县委、政府《关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会发[2008]14号)文件精神,县广电中心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精心组织、积极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通过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建设广电服务型机关、服务型媒体,优化广电系统的社会服务环境、法制管理环境和人文道德环境,为建设和谐**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作用。

  1、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自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县广电中心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措施,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广播电视工作新的发展,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五抓”:抓组织领导,部署到位;抓方案制定,策划到位;抓宣传发动,认识到位;抓舆论引导,宣传到位;抓方法创新,工作到位。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整个活动取得了实效,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更加坚定了科学发展观的信念,促进了广播电视工作的发展。各科室、台站推进发展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更多的干部职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广电中心也被评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先进集体”。

  2、积极开展软环境建设活动。按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县广电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在县委、政府及县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机关效能建设在行风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紧密结合广电工作实际,始终把纠正部门及行业不正之风和软环境建设工作当成促进广电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组织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根据《中共**县委关于在全县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会发〔2008〕13号)和《中共**县委关于印发<**县服务承诺制>、<**县限时办结制>、<**县首问首办责任制>的通知》(会发〔2008〕1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县广电中心服务承诺制》、《**县广电中心限时办结制》、《**县广电中心首问首办责任制》、《**县广电中心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县广电中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投诉暂行办法》,进一步优化广电的社会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力地推动了广电系统行风和软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全面完成了全县软环境建设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各单位公开承诺的播放工作,为**的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加强党的建设

  1、抓好宣传教育。中心党支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党纪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片、集体学习、听专题报告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坚持重大事项由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在原则问题上不乱开口子,严格按照行业相关政策办事。在工作中,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此外,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查和新党员发展工作。

  2、强化监督检查。广电中心教育、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及职工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县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加强了监督检查。同时紧紧围绕广播电视宣传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宣传舆论导向的监督,确保县委政府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得到有效的宣传。

  3、开好民主生活会。广电中心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严把学习、征求意见、交心谈心、撰写发言提纲关“四关”,确保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做到民主生活会既坚持原则,又不纠缠细枝末节,自始至终洋溢着和谐、共勉的气氛,达到了沟通思想、提高认识、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纪委、县直机关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在全体党员中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以勤为本、以俭修身、以德律己,决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及纪律这条警戒线,不触犯法律这条高压线,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思,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和思想道德防线。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广播电视工作在全中心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村村通”的维护资金缺口大。**“村村通”站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条件艰苦,维护工作难度大、投资大。而广播无线发射的运行和维护、“村村通”站点的电费及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都需要不小的投入。另外,维护人员的工资发放需要经费,维护人员解决到“村村通”站点的交通问题需要经费,没有运行维护经费的保障,“村村通”要达到长期通就很困难。

  (二)办台经费紧张。中心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现在广电中心主要是靠有限的广告收入来解决日常所需资金,而广电行业是个投入大的行业,担负着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任务和安全播出等任务,有限的收入难以满足设备的运营维护和日常办公需要,严重制约了广电事业的发展。

  (三)职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年来虽然狠抓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职工的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出类拔萃的记者、编辑不多,这些与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加快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为广电事业发展作贡献。

  三、2009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广播电视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广电为目标,全力服务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推进广播电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广播电视的队伍建设,开创广播电视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新闻宣传

  1、服务中心和大局,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和水平。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服务,在全县上下营造群策群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舆论氛围。新闻节目中要多推出贴进百姓的节目,进一步提高质量,形成宣传整体合力。

  2、继续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保持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劲势头,在市台上稿量要稳居全市县级台首位,在省台和中央台的上稿量要有更大的突破。

  3、继续改进新闻报道,优化栏目设置,进一步办好《为党旗增辉》、《建设纵横》、《政法之窗》、《农村天地》、《走向市场》、《与你同行》等广播电视栏目,使之形成品牌栏目。

  4、继续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争取更多的节目在省、市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获奖,力争有参评作品获得省级一、二等奖项。

  (二)事业建设

  1、继续做好508个“村村通”工程项目点建设。为保证“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在设备尚未到位之前,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一方面做好卫星直播平台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抓紧培训基层技术人员,为广大农村用户打造一支稳定的宣传指导、技术维护服务队伍,也为建立长效机制中提出的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旦中央、省市出台实施建设方案和设备到位就立即开展工作,争时间,抢进度,确保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2、继续支持网络公司**支公司实施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工作,以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

  (三)内部管理

  1、继续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在巩固申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成果的基础上,把广电中心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实现创建目标而努力。

  2、完善安全播出体系,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要始终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确保任何时情况下万无一失。

直播活动总结十篇

直播活动总结十篇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sqdfqjd.com/post/264.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